屋角东边十仞台,龙蟠虎踞亦奇哉。
四时长是几案物,九日仍烦杖屦来。
乐事无穷谁共管,孤云在望我堪哀。
梦随鸿鹄南飞去,岑下长号酹一杯。
【注释】
屋角东边十仞台,龙蟠虎踞亦奇哉。四时长是几案物,九日仍烦杖屦来。
乐事无穷谁共管,孤云在望我堪哀。梦随鸿鹄南飞去,岑下长号酹一杯。
【赏析】
此诗作于重阳节(九日)。作者登高台,见“屋角东边十仞台”,即感叹古人登高赋诗的盛况。首联写景:“屋角东边十仞台,龙蟠虎踞亦奇哉。”诗人登上高台,看到屋角处有座高台,它像巨龙腾空而起,又似猛虎蹲卧其旁,真是奇特之景。
颔联写自己登高之喜:“四时长是几案物,九日仍烦杖屦来。”诗人登临高处,放眼远眺,只见四时景色各有特色:春日繁花似锦、夏日绿荫如盖、秋日金黄一片、冬日白雪皑皑。而在这四季之中,唯有九月的重阳佳节最令人神往。此时登高远眺,心旷神怡,更觉这登高赏景之事,实属人生一大乐事。然而,诗人却因身有残疾,不能亲临其境,于是只好托付家人代为登山。颈联写自己的孤独:“乐事无穷谁共管,孤云在望我堪哀。”“谁与共管”既指无人共赏重阳美景,也含有无人理解、关心之意。“孤云在望”则形容自己虽身处高处,但心中却如被孤云所困,无依无靠。尾联写自己思念远方亲人:“梦随鸿鹄南飞去,岑下长号酹一杯。”“岑”指山,此处指山脚下。诗人梦见自己像鸿鹄一般向南飞翔,但心中却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人。最后,诗人来到山下,对着重阳酒坛长声呼喊,以表达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