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德秀
端午贴子词皇帝阁六首 西湖雨歇鉴奁开,江面银涛一线来。 自有云山供四座,圣君元不事池台。 译文: 端午节时,西湖边的天气放晴,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如同银涛一般。这里有云山作为美景的衬托,圣明的君主并不沉溺于华丽的园林建筑之中。 注释: 1. 西湖雨歇:描述西湖在下雨后放晴的景象。 2. 鉴奁(lián yín)开:开启镜匣,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光明和清新。 3. 江面银涛
当宁求贤轸虑长,每因佳节忆沉湘。 不须五色纫成线,自有忠言补舜裳。 注释:在朝廷中寻求贤才,忧心忡忡,因为皇帝经常在节日时想起屈原。不需要五彩丝线来补衣服,因为自然有忠诚的忠告来补缀皇帝的衣服(比喻贤臣辅佐)。 赏析: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周麟之所作《端午贴子词》中的一首,通过描绘端午节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追求和对国家治理的担忧。诗中“英昼永汗沾衣,正是君王访问时”一句
【注释】 1. 使:出使。 2. 次韵:指和原诗的韵脚相同或相近的诗句。 3. 紫塞:即紫塞口,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汉时为北方边防要地,故称。 4. 黄流:黄河之水。 5. 夷甫:晋人王夷甫(王衍),字夷甫,有“王中朝”之称。 【赏析】 《使君见招同诸公过李氏园亭小憩》作于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年)。当时,元朝统治已经建立半个世纪,国势日衰,而蒙古贵族又骄横跋扈,大肆掠夺
【注释】 紫宸殿:唐宋时称大明宫正门。贺正旦,即元旦,古历新年。榆关:今山海关,在北京市东北部。玉塞:指长城。嘉定:宋代地名,在今四川东部。两国:这里指金国、南宋。交驰:互通有无。同作太平人:大家都是太平之民。翠鼍鼓奏,白兽樽浮:都是古代乐器。翠鼍鼓,即鼍鼓,用鼍皮制成,形如龟,故名。白兽尊,即兽尊,用白陶制成。 【赏析】 此诗是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正月
注释: 庚午年再次逢到阳历五月初五,离明正和明天一样。 炎帝的图腾象征千万年,从此越来越昌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端午佳节时所作,以庆祝皇帝阁六首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庚午仍重午",庚午年(即农历五月十五)再次遇到端午节,这在古代被认为是非常吉祥的事情,因此诗人用“重”字来形容这种重复的喜庆。 "离明正继明",离明正与明天同在,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端午贴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一) 玉帛交邻后,清阴满塞榆。 苞桑存至戒,犹佩辟兵符。 注释:在玉帛交邻之后,清澈的阳光照亮了榆树。人们应该警惕防范,就像悬挂着的避邪之物和武器一样。 译文:在与邻国交换玉帛之后,清澈的阳光照在榆树上,让人感到清爽而宁静。人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像悬挂着的避邪之物和武器一样。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恐惧
【注释】延英:唐玄宗为天子时,每日上朝前必先在延英殿处理政事。昼永:日长,时间过长。汗沾衣:指皇帝在宫中办事时因炎热而出汗,沾湿衣服。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此句是说唐玄宗喜欢骄奢淫逸的生活。恣骄乐:恣意享乐。粉团:指女子的面庞。争射学儿嬉:争着玩耍,像孩子们一样嬉戏。 赏析: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唐玄宗在宫中处理政务时的炎热天气和自己的汗湿衣服的情景,以及他纵容自己享受快乐生活的态度
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诗的全文: 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六龙扶辇下云间,紫殿风微响佩环。 朔漠远驰邻国信,前星亲押外朝班。 九宾重译瞻宸极,万岁三声绕寿山。 大史预占年大有,更添喜色上天颜。 我将逐句对诗句进行翻译和注释,并附上赏析。 金国贺正旦使人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注释) - 金国:指中国东北的一个古代民族——女真族。 - 正旦:正月初一,也就是新年第一天。 - 使:派遣使者。 -
瑞庆节集英殿宴致语口号皇家卜世过周唐,天启真人应运翔。 抱日预占恭邸梦,飞龙曾报皖山祥。 翠云影外来金母,红𩅗香中拥玉皇。 乐府贱工无以祝,愿将金鉴代珠囊。 注释: 1. 皇家卜世过周唐:指的是皇家在历史上的辉煌,超过了周朝和唐朝。 2. 天启真人应运翔:指的是天启年间有真人出现,他们顺应天命。 3. 抱日预占恭邸梦:指的是抱着太阳(象征帝王)来预测恭王府中的梦境。 4. 飞龙曾报皖山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黄山桃李闹春风,曾见先生化育中。 - 黄山:地名或象征,可能指某地名山。 - 桃李:此处指人才,喻为学生、门徒。 - 春风:春天的气息,常用来比喻良好的环境或条件。 - 化育:培养、教育。 - 曾见先生:指历史上或传说中著名的人。 - 化育中:在教化过程中,意指培育和教育之中。 2. 经界力行师孟子,井田有意复周公。 - 经界:古代土地分界线。 - 力行:努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