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时
虎丘(苏州城西南郊)遍览题壁 不怪鱼目混同佛,只看眼前也自奇。 只向壁上时得句,我老不用再题诗。 注释: 莫嗔:不要责怪,莫生气。嗔:生气怨恨。 着:注视。 摩尼:指佛教中的“摩尼经”,即《摩尼光佛教》或《摩尼教经典》。 老夫:自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虎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第一句“莫嗔鱼目混摩尼,著目从头亦自奇。”的意思是
【注释】 南塘:指南塘村。归途:回家的路。岩花:指山石上的苔藓。消息:踪迹。透出:显露。长林:茂密的树林。万万重:极言树林之茂密。乾坤:天地、宇宙。广寒宫:神话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宫殿,即月宫。 【赏析1】 此诗写诗人归途中所见景象和所感。“岩花”是山石上的苔藓,这里借指山石。“消息”指踪迹。“晚来风”是说傍晚时分。“透出”是露出的意思。“长林”是茂密的树林。“万万重”是极言树林之茂密。全句意思是
谢守和章及先天之旨 未消着眼到潜虚,那复谈经上石渠。 会得先天无别旨,困眠饥饭更求馀。 注释: - 未消着眼到潜虚:意指不要只看表面,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 - 那复谈经上石渠:意指不要只谈论经书,而是要实践其中的道理。 - 会得先天无别旨:意指理解了事物的规律,就能把握其本质。 - 困眠饥饭更求馀:意指在困难和饥饿面前,更要追求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赏析
【注】合溪:指亭名。 合溪座上:指亭中座位在合溪之上。 深碧沉沉冷欲秋,此时亭上饱追游。 深绿的江水颜色深沉,似乎秋天的气息即将来临,此时我在这里尽情地游玩。 溪分溪合关何事,尚欠圜机订九流。 合溪和分流交汇的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划分界限呢?还缺了一点圆滑的智慧来制定九流(儒、释、道三家)之学
汉宫春 《汉宫春·赋牡丹》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上片写牡丹,下片抒情,全词借对牡丹的赞美,抒发了词人对南宋王朝的无限忠诚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注释】 ①汉宫春(韵名):词调名。又名“汉宫春慢”、“汉宫春·大石调》。双调九十七字,上下片各十一句五仄韵。 ②绮:华美的织物,这里指华丽的宫殿。 ③玉容:美女的容颜。此处代指昭君。 ④不比:不如。 ⑤昭阳:汉代宫名,在长安
良月十二日幼望吉甫季雅起渊游上善明日集保 谁道身如不系舟,吾行非往止非留。 霜天未老黄花菊,山北山南两日游。 注释:谁说我像那不受束缚的小船一样,我的行程不是去也不是停。霜还没有退去菊花已经开,我在山的北面山的南面游玩了两天。 赏析:这是一首写诗人旅途见闻的小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自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谁道身如不系舟,吾行非往止非留。” 谁道我像那不受束缚的小船一样
译文:听说你住得离我很近,已经有两年没见,突然听到你的消息,心中十分高兴。我在房檐下读书的时候,抬头望去,却看到你已经来到我的面前。 注释:闻子居——听说你;子,对人的尊称;居,人名;近况:近来的情况或动静;欣然:愉快的样子;把书——指手不释卷、专心一意地读书;檐下——指屋檐之下;往看——回头看;不觉——不知不觉;人行——指走近;到面前——来到作者面前。 赏析:这是一首思友怀人诗。诗人久别之后
诗句原文: 勿言暗室暗沉沉,降陟无非上帝临。瞒得世间人不见,直须瞒得自家心。 译文: 不要认为黑暗的房间里一片漆黑,无论升迁还是降职,都是上天的安排与主宰。只有瞒住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瞒住自己的内心。 注释: - “勿言”:不要说什么,表示否定。 - “暗沉沉”:形容非常黑暗,没有光亮。 - “降陟”:指升降、进退,引申为命运的变迁或仕途的变化。 - “上帝”: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良月十二日幼望吉甫季雅起渊游上善明日集保二首 晚泊青溪一岸沙,偶然游目到仙家。 是谁办得闲情性,来伴幽人看菊花。 译文:晚上停船在青溪的岸旁,偶然间看到仙人居住的地方。是谁办得闲情性,来陪伴着幽静的人一起欣赏菊花呢? 注释:良月十二日:农历八月十六。幼望:小年,即农历腊八节。吉甫、季雅:指杜甫和李白。渊:指李杜。上善:指《老子》中“上善若水”的“上善”。明日:明天。保二:指《诗经》中的“采采卷耳
【注释】 晖晖:萤火虫发出的光亮。扑:撞击。乾坤:天地。书边冷眼:指对书中内容漠不关心,轻视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萤的诗。诗人在描写萤火虫的时候,不仅写出了其发光、飞舞、扑击的特点,更通过写萤火虫的光和影,把萤火虫与自然界中光明和黑暗的关系巧妙地联系起来,从而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充满生机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平易,意象生动,给人以清新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