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时
诗句: 饮食无他止养身,人间多少不惺惺。 译文: 在世间的纷扰中, 人们往往忘记了最简单、最本质的需求——那就是通过饮食来滋养身体。然而,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静下心来,享受那份来自家常便饭的温馨与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饮食”这一平凡而重要的生活元素的描绘,引发了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诗人通过对比“食”与“人”,强调了“食”不仅是生存的手段,更是精神寄托
【注释】: 旋摘园蔬随意好,软炊土米绕牙香。 人言少吃多滋味,此是尊生第一方。 译文: 我随便地采摘园子里的好菜,软煮的土米香气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人们说吃少点才能尝到更多的味道,但我认为这是养生的第一要诀。 赏析: “旋摘园蔬随意好,软炊土米绕牙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品味。 “旋摘园蔬”表现了诗人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在这里
【注释】 双鹊:指两只喜鹊。查查:形容鹊叫声。晓恋枝:早晨喜鹊在梅树上鸣叫,恋着梅枝。暗香度曲栏池:梅花暗香飘过弯曲的栏杆池台。只了:一去不复返;只了高斋,意为只去了高斋。高斋:指书房。满树花开总不知:梅花开满了树梢,我都不知道。 【赏析】 “晨兴池上观梅”,诗人清晨起来,来到池边观赏梅花。 “双鹊查查晓恋枝”,早晨喜鹊在梅树上鸣叫,恋着梅枝。 “日来只了高斋去”,太阳升起来后,我一去不复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选项内容作答。此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包括注释),再输出译文,最后附上赏析。考生在翻译时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如“浥”是“沾湿”,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和理解。 译文: 雨点打湿了蒲草上的风,夜深了更觉凉爽,花薝卜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我高卧稳睡,清心净性,毫无梦境,觉得白天的时间更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
【注释】 对:答。 老辈:前辈。语儿时事:告诉儿时的事情。 逞少年:逞强,指逞能。 厌闻人说旧因缘:讨厌听人谈论那些已经过时的旧事情和旧原因。 今:如今,现在。 班辈:同辈,指同龄人。 说着儿时在眼前:说着小时候的事情就在眼前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儿时往事的回忆之作。前两句回忆当年春风得意之时,年少轻狂,自视甚高;后两句则表达出自己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全诗情感真挚、自然
【注释】 步月庭下:在庭院中赏月。 恰:正好,恰好。 秋花恰恰到秋中:秋天的鲜花盛开,正是秋天的时候。 透顶生香满院风:香气从地面直冲到天上,满院子都是桂花的香味。 浪说霓裳天上曲:胡乱地说那是天上的霓裳曲。 霓裳:唐代歌舞名,这里指代天上的音乐。 广寒宫:月宫,神话中的宫殿。 【赏析】 这是一首咏桂花的诗。诗中描写了秋色和桂花的美丽景象,赞美了桂花的香气之美。诗人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杜鹃声与细雨、花鸟声与庭前莓苔、清晓与满树天花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明快,富有情趣。 【答案】 注释: 初闻杜鹃:刚听到杜鹃的叫声。 庭前细雨湿莓苔:庭前屋檐下细雨打湿了莓苔。 茂院天葩开满树:庭院里盛开着许多花朵,如同树上长满了天花一般。 一声清晓杜鹃来:一声清亮的杜鹃鸣叫传来。 赏析: 首句“庭前细雨湿莓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注意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表达的感情。最后结合重点词语、诗句进行赏析。 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注意关键词“新岭”的注释为“新近修整过的山岭”,据此可推知全诗内容为:新近修整过的山岭归来已整整一年了
注释:红姜和黑饭都是美味佳肴,我把它们献给你,以示珍重。你虽年高,但仍然像瞿昙子一样长寿,比丘一样虔诚。先圣的子孙遍布天下,但没有人能像我这样记住你的生日。 赏析:这首诗是徐君宝的《送李公择》。在唐代,僧人过生日时,人们会用食物供奉,称为“斋僧”。徐君宝送的是红姜和黑饭,这两样东西都很珍贵,所以诗人用“荐珍羞”来赞美。他夸赞李公择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精神矍铄
蜗牛 雨浥蜗牛绕砌行,与吾同乐本同生。 挤排蛮触分疆界,可笑蒙庄自起争。 注释:蜗牛在雨中被湿润地爬行,它与我一同享受生活的乐趣,原本是共同生存的。它们在泥土中挤出,划分出自己的领地,但可笑的是庄子却因为这种争斗而感到烦恼。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蜗牛在雨中行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他认为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权利,无需人为地去划分界限和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