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如梦令 · 江村是一首宋代词作,表达了词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以下是诗句的解释: - 溪畔蘋花开小:描述了在溪边蘋花盛开的景象,蘋花即水浮莲,小巧而美丽。 - 墙角低垂红枣:指的是墙角生长着枣树,红枣挂在枝头或已经成熟落地。 - 深夜卷西风,床下莎鸡来早:描绘了深夜时分,西风吹过,莎鸡(一种夜行性小鸟)被惊醒,开始鸣叫。莎鸡通常在夜晚活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各句的内容和表情达意的要求作答。“芳蕨桃花江渚,管领渔蓑归去”,首句写江渚上生长着茂密的芳草和盛开的桃花,这是诗人眼中的江渚美景,也是他此刻心情的写照。“芳”、“桃”二字渲染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管领渔蓑归去”,诗人看到渔人收网而归,也感到一种归家的喜悦。这两句诗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的心情
【注释】: 1、愁比乱丝常绊。心共芭蕉不展。——比喻心中的忧愁像乱丝一样缠绕,心情与芭蕉一样无法舒展。 2、屈指几分秋,落叶又惊秋晚。——用手指来计算秋天的时间,而秋天的落叶更令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3、休算。休算。秋不抵愁一半。——不要计算,不必去想。秋日的美景并不能抵消心中的忧愁。 4、“愁比”二句,是说:我的忧愁就像乱丝一样缠绕着我,我的心情就像被压抑得不能伸展的芭蕉
【诗句】 被拥馀香痴坐。好梦为谁惊破。 窗外语绵蛮,怪煞流莺一个。 无奈。无奈。欲觅残魂重卧。 【译文】 被拥着余香我痴痴坐着。美好的梦为何会被人惊破了? 窗外的鸟儿正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真奇怪,怎么只有一只在叫唤? 无可奈何。真是无奈啊!我多么想再次睡过去,重新体会那种美妙的感觉呀! 【注释】 1. 被拥:被拥着香气,指被子上残留着梅子散发出的香味。 2. 余香:被子上残留的香味。 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逐句进行赏析,注意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即可。 “忽忽清愁如病。望断天涯归信。”此联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自己的心情,用“病”字写出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深,而“望断天涯归信”则表现了作者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 “薄幸惯飘零,空把金钱卜尽。”此联运用典故
【解析】 “步梅村先生韵”即步韵,是宋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宋人步韵诗,多用同韵词押韵,有正韵、借韵之分。正韵,就是按照韵书的字序,用同声韵的字作为韵脚;借韵,则是根据韵书所载的韵目,而借用别韵字作为韵脚。本首词为步韵之作。 【答案】 ①斗草看花:斗草,一种古代游戏。相传汉武帝时,长安宫中有女官名斗鸡,善斗草,以草相斗,终能胜者为胜。后泛指斗玩。 ②闲:闲暇。③湘管:湘妃竹制的笛子
注释: 客路远如天上。空倚层楼凝望。 客人的旅途遥远如同天上,我独自倚在楼台高楼上凝望着远方。 柳色绿阴阴,浓抵春江晴浪。 柳树的颜色翠绿而浓密,甚至能够覆盖到春天的江面上。 小恙。小恙。瘦尽春前模样。 我身体微恙,但已经消瘦得如同春天到来前的模样。 赏析: 《如梦令·步梅村先生韵》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景言志;全词语言清新明快,格调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
解析: 1. 诗句翻译: - “春水一池吹皱”:春天的水面被轻轻吹动,泛起了层层波纹。 - “憔悴芳容顿瘦”:形容容颜憔悴,显得消瘦。 - “忽地起秋风”:突然之间,秋天的风来了。 - “入骨凄寒真够”:这股寒意深入骨髓,真是让人难以忍受。 2. 注释和赏析: - 译文中的“吹皱”、“憔悴”、“入骨”都是形容景物变化和人的感受; -
【注释】 湖山:指山水。 悄(qiǎo):静悄悄地。 一掬心馨熏透:一捧心意如同香气一样,弥漫在心头。一掬心馨:形容心情的激动。薰熏:香的样子。 劳汝旗亭相候:让你在旗亭等候我。指等待我时,你很劳累。 【赏析】 这首词作于词人与友人重逢之后。上片写友人久别后相见的欢愉。下片则写词人自己对友情的珍惜。全词语言明快,感情真挚,表达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满眼湖山非旧”一句,点明题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空谷幽兰谁种”,意思是这兰花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有人栽培的还是自己长成的?“习习风吹香重”,意思是阵阵春风拂过,那香味更加浓郁了,“着根难”,意思是这兰花扎根不易,难以移栽。“当户应愁锄送”,意思是当这兰花面对门户时,应该担心被人砍去。“悲痛。悲痛。难醒红尘痴梦”,意思是悲伤啊!悲伤啊!醒来吧,不要做这个红尘中的迷梦。诗人在这首词中借兰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