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晓行 红日海东乍吐,消尽千山宿雾。无数暗栖鸦,历乱林梢飞去。 安步,安步。锦石碧沙江路。 注释:海东:指东海。乍吐:突然喷出。消尽:消散。暗栖鸦:昏暗处栖息的乌鸦。历乱:交错纷乱的样子。安步:慢慢行走。锦石碧沙:美丽的石头和碧绿的沙子。赏析:此诗描绘的是黎明时分的海景,阳光照耀下的东海,光芒四射,照亮了千山万岭。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散,露出了明亮的天空。在这片美景中,一群乌鸦在昏暗的地方栖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古诗文的题目,需要对诗文的标题、作者、内容、语言等进行解读,同时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背景来分析,注意与题目要求相符,言之有理即可。 “高柳蝉声哽咽”一句中,“咽”字写出了蝉声音的凄楚,“高柳”指高大茂密的柳树,“蝉声哽咽”写出了秋夜蝉鸣之声,此句描绘出一幅秋夜图景,营造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四壁蛩吟悲切”一句中,“四壁”指四面墙壁
注释: 数日珠帘慵卷。槛外初来新燕。绣袂倚朱栏,春暖风吹人倦。 人倦。人倦。且向海棠消遣。 译文: 好几天没有打开珠帘,刚从外面回到闺房。倚在红栏干上,看着外面的新飞来的燕子。春天的天气很暖和,但人感到很疲倦。 人很疲倦,暂且到海棠花那里去消遣吧。 赏析: 《如梦令·春闺》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此词上片写闺中少妇春日里对新归燕的感受,下片写少妇春日里对海棠花的喜爱。全词以“懒”字起笔
【注释】此日:这一天。郊原:郊外的原野。花柳:春天的花木。暗度:暗暗地度过。昨年:上一年。心绪:心情。生受:活受。南国:南方的国家,这里指南宋。江山如绣:比喻风景明媚,景色秀丽。 【赏析】这是一首写春景的词。词人追忆去年春天来到南国(即南宋)时的心情,感慨今春来临时已非往昔可比。“心绪强言欢,讨得梦中消瘦。”是说去年春天来到这里时,心情愉快,仿佛进入梦境。但如今,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
【注释】 “昨夜五更风雨”三句:五更,即夜半。红树,指岸边的红花草树林。汀,水边平地。旷野寂无人,指天边没有飞鸟,远处也没有行人。漠漠,形容烟雾很淡。荒楚,指荒凉凄凉。暝鸦,黄昏时归巢鸣叫的乌鸦。主,这里是主宰的意思。 【译文】 昨夜半夜时分风雨交加,吹尽了河边红树满汀头(指红树被风吹得倒伏在水边)。荒野中寂静得无人来往,只有淡淡的烟雾弥漫着荒凉凄凉的楚地。 日暮,日暮,谁能让黄昏的乌鸦为主人?
这首诗的原文是: 莺啄垂圆黄透,蜂抱碎芳红皱。睡起北窗风,浓绿满庭如酒。 回首,回首,想见那人消瘦。 注释: 1. 莺啄垂圆黄透:形容黄鹂鸟啄食黄色的花朵。 2. 蜂抱碎芳红皱:形容蜜蜂围绕花蕊采蜜,花瓣因被挤压而皱褶。 3. 睡起北窗风,浓绿满庭如酒:早晨醒来,打开窗户,北风吹拂着庭院里的花草,一片翠绿的景象仿佛美酒般令人陶醉。 4. 回首,回首,想见那人消瘦:诗人在回忆过去
草际斜阳红委,林表晴岚绿靡。何许一渔舟,摇动半江秋水。 注释:在草丛间,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小草,林表的晴天山峦被绿色的云雾笼罩,那在哪里呢?只见一叶小舟在江水中悠然自得地荡漾着,仿佛是一幅动人的水墨画。 译文:在草丛间,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小草,林表的晴天山峦被绿色的云雾笼罩,那在哪里呢?只见一叶小舟在江水中悠然自得地荡漾着,仿佛是一幅动人的水墨画。 赏析:此词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解析】 1. “云影月华穿过”的意思是:云雾和月光穿透。“洞户卷帘时”的意思是:卷起窗帘的时候。这两句写雨景,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孤坐”的意思是:一个人静坐着。这句诗描写了诗人独自面对空寂的夜晚而感到寂寞、孤独的心情。“白雪金徽谁和”的意思是:谁和我一起吹奏着雪中之音呢?“和”在这里是“伴奏”的意思。这句诗描写了诗人在独坐中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
【注释】 1. 屏底歌残:指歌舞散尽,歌声在屏风里回荡。 2. 座上花催蜡炬:意思是宴会已散,烛光摇曳,花已凋谢,蜡烛即将燃尽,暗示着宴后的别离与感伤。 3. 春枕酒醒时:春天的枕头被酒醉打湿了,醒来时感觉异常清新。 4. 绿波南浦:形容江水波光粼粼,如同绿色的波澜,而“南浦”通常指送别之地,这里暗指送别的地点。 5. 帘外潺潺微雨:窗外细雨绵绵,如泉水般潺潺流淌。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竹外有瑶华般的花田千顷,更有素梅掩映其中。双雀在寒枝上叽叽喳喳地叫,蹴落了飞花却不见踪影。 相并着,相并着,明亮的月亮惊得栖息不定。 注释:竹外(指竹林之外),瑶华(一种花名),双雀(两只小鸟)、明月(指月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首句“竹外瑶华千顷”以夸张的手法勾勒出一片广袤的花田,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