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 “春意浓如醇酒,缀上玉颜酡首。”这是写初春的梅花,它开得正艳,红梅的颜色如同醇厚的美酒一样浓郁;它开得正好,它的花瓣就像少女脸上的红润一样娇羞。“缀”字,是说花枝缀满了整个枝干,“玉颜”二字,写出了花朵的晶莹剔透,“酡首”二字则写出了花瓣的娇嫩欲滴。 “曳杖隔篱看,半吐峭寒香纽。”“曳”是拖、拉的意思。“曳杖”即拄杖,“倚阑”“看”等词
【解析】 此词上片写春日美景,下片写伤春之情。全词意境清新,情致缠绵,婉丽动人。 “陌上莺啼绿柳”是一幅明媚的春景图。莺啼柳鸣,一派生机。“楼上花飞宝甃”,在高楼的楼台上,落英缤纷,如飞如散。“晴日晚春天,画箧香消豆蔻”。“晴天”、“春日”,点出季节;“画箧”,指女子梳妆用的匣子,此处泛指美女。“又是断肠时候”承上启下,总揽全篇。这两句写出了闺中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注释】: 径庭掩尘踪——径,小路;庭,庭院。掩,遮盖。径庭,庭院小路。 静悄——寂静无声。 雨长苔痕——雨下得时间很长。 行处不妨花——在行走时,可以观赏到花朵。 容我醉眠偏好——请允许我在这里醉眠,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休扫,休扫。待积落红多少——请不要打扫,等地上的红色落花多起来后再说。休扫,不要打扫。 【赏析】: 《如梦令·咏石》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作者通过描绘石头的自然美和自己的感慨
诗词原文: 狼藉芳筵瓜果,妒煞无情风雨。 拆了鹊边桥,怎把佳期留住。 翻译: 在七夕这个浪漫的夜晚,宴会上的瓜果散乱不堪,无情的风雨破坏了一切美好。拆除了鹊桥,如何留住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1. 七夕: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庆祝。 2. 芳筵瓜果:华丽的宴席上摆放着各种美味的水果和食物。 3. 妒煞:形容非常嫉妒或厌恶。 4. 无情风雨:无情地破坏着一切美好事物的景象。 5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寂寞寒深孤枕。风度罗帏梦醒。 - 注释:形容深夜里,一个人独守空房,感到十分孤独冷清。“风”暗示着微风或凉意,“罗帏”指的是细密的帐子,这里指床上的薄纱帐子。这句表达了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被梦中的景象惊醒,醒来后感受到的孤独和冷清。 2. 梦醒却无情,此际离愁漫整。 - 注释:虽然从梦中醒来,但是心境却是冷漠的,没有情感可言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词逐句释义,然后给出注释及赏析。这是一道考查诗歌内容理解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 第一句:此处指春光明媚,环境优美。 第二句:画槛是装饰有花纹图案的栏杆,名花指名贵的花木。依旧:依然。 第三句:独立悄无言,梅比腰支还瘦。独立:独自站立。默默无声(默然),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第四句:僝僽:愁苦的样子。林外鸟声拖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美貌的词,通过描绘女子的笑容和她美丽的容颜,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女子深深的情感。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 笑展荼蘼一撚 - 笑容如绽放的荼蘼花,轻轻一捻。 色共梨花细剪 - 颜色如修剪过的梨花一般细腻。 开落不经秋,寂寞玉容粉面 - 花朵开放后却不经秋天就凋谢,她的容貌就像那被霜雪覆盖的玉一样纯洁。 含怨。含怨。鬌与青霜同变 - 她眼中充满了怨恨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收录于她的词集《易安居士文集》。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吟罢小池杨柳,酌尽玉壶春酒 - 吟诵完小池塘边的杨柳之后,喝尽了玉制的酒壶中的美酒。 2. 水面正风来,吹乱一天星斗 - 水面上正好刮起了风,使得天上的星星都变得模糊不清。 3. 消瘦,消瘦,愁在凭阑时候 - 形容自己因为思虑过多而日渐消瘦
红烛逢迎何处,笑倚玉人私语。莫上软金钩,留取水沉香雾。 难去,难去,门外杏花春雨。 注释: 1. 红烛:指红色的蜡烛,通常用于照亮或象征喜庆、浪漫的氛围。 2. 逢迎:这里是形容烛光与环境相映成趣,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3. 笑倚玉人私语:形容女子依偎在心爱的人身边,小声地交谈。 4. 莫上软金钩:意思是不要去触碰那些柔软的金色装饰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贵重物品或者象征美好事物的物件。 5.
【解析】 此词写夏日的景色,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池上繁阴深盖”,写夏日的景色,繁阴即浓荫。深盖,是说树荫浓密遮住了天空,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高柳古槐交碍”,写树木的茂密高大,枝叶交错。碍,遮。 “晚雨过西楼”一句,写晚雨过后的景象,西楼,指楼中之西面。 “洗出月华相待”一句,写雨后的月色更加明亮。相待,相互映衬。 “凉快。凉快。”两句,写雨后天气凉爽宜人,直接点明主题——夏日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