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宗武
【注释】 推篷:推开车窗。峰:山峦。野色:指田野的景色。弄:逗引,撩拨。雷复阳初长:指春末夏初,雷声和日光同时出现的景象。雪消山更青:指夏天,山上的积雪融化,山林更加显得青翠。岭坳:山间低谷。孤塔:孤立的古塔。杪(miǎo):树梢、枝头。片云:指像片状飘浮在空中的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登北山时即景抒怀之作。首二句写山中景色,三四句写山中气候,五六句写古寺孤塔,七八句写山间云气
重九 榆景转凄凉,逢秋更断肠。 百年能几日,多岁负重阳。 杜酿悭浮白,陶篱半点黄。 可嗟人事异,花不减寒香。 注释: 1. 榆景转凄凉:意思是秋天的景色已经变得凄凉萧瑟。榆树在秋天叶子变黄,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2. 逢秋更断肠:意思是在秋天这个时节,人们更容易感伤和思念。"逢秋"表示时间上与某个季节相遇,而这个季节通常容易令人感到伤感或思念故人;"更"表示程度加深
这首诗是诗人在分别时写给陈玉峰的。首联“三载相亲久,临分思黯然”表达了诗人和陈玉峰长时间相处的深厚感情,但离别之际,诗人感到十分难过。颔联“不堪兰佩远,近在菊花前”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陈玉峰分别的场景,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近在眼前的菊花依然散发着香气,让人难以忘怀。 颈联“欲买尧夫宅,难移杜曲田”表达了诗人对陈玉峰的思念之情,他想买一块地来建一座房子给陈玉峰住,但因为土地有限而无法实现
【注释】 霅(zhua):水名。陇:山名。归别庵僧:指归隐于山林中的僧人。 弥月:满月。分僧榻:分别和尚的坐禅之榻。翛(xiāo)然:形容人超脱尘世,洒脱自然的样子。 何妨:有什么不好。随地隐:随时隐居于山林中。恨不:遗憾不能。载山归:载着山回家。 迹与:足迹与。风帆远:随风飘荡的帆影已远去。秋随春絮飞:秋天随着春日的轻絮而逝去。 何当:何时能。泉石畔:在泉水和石头旁边。 【赏析】
归舟 回艇临塘路,牵夫欣路平。 归鸿千里近,过鸟一身轻。 溪派分头去,山光恋眼明。 松江水云际,屈指不多程。 译文 1. 回船停在靠近池塘的路上,牵引的马匹也很高兴因为道路平坦。 2. 归巢的鸟儿越来越接近,飞翔的大雁也轻松自在。 3. 溪流分流而去,山峰在视线中显得更加明亮。 4. 松江的水云相接,我们只需要不多的时间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注释 - 回艇:指回航的小船。 - 临塘路
【注释】 1. 宣妙寺:位于今安徽歙县。经年久:经过很长时间了。地偏人到稀:地方偏远,游客稀少。 2. 山光含野色:指山上的景色和田野上的景色互相映衬着。 3. 泉脉出林霏:指泉水从树林中流淌出来。 4. 老树藏金粟:指一棵古老的树木上面长满了金黄色的粟粒状的果实。 5. 繁枝长绿衣:形容树枝繁茂,叶子翠绿。 6. 门前千岁柏:指的是寺庙门前有一颗千年长的柏树,是古迹。 7. 长日映清晖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首句:“转眼韶华老。” - 翻译: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的年华已经逝去。 - 注释:韶华,指美好的时光或青春。"转眼"意味着时间过得飞快,"老"表示消逝。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转眼”和“老”,强调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不可逆转。 2. 次句:“絮飘萍满塘。” - 翻译:池塘里充满了飘飞的柳絮和漂浮的浮萍。 - 注释:絮,柳树的种子,常随风飘散
【注释】 霅(zhu6):水名,流经浙江绍兴、诸暨、余姚等县。 巑岏(yú1 sū2):高耸入云的山峦。 吟边:指吟咏之余,即在山水中吟诗。 笋舆:用笋木制成的轿子。 桂楫(jié1):用桂枝装饰的船桨。泛溪,乘小舟在溪水中游玩。 芳草、垂杨际:形容花草繁茂,杨柳依依。 未羡:不如。白鸥闲:指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山玩水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自浙江返回时乘坐竹轿登舟
步屧出郊原,家家春满门。 斜阳芳草岸,流水落花村。 露叶梅藏子,云根竹长孙。 东君老仍媚,犹有野芳存。 诗句释义: 1. “步屧出郊原”:描述诗人步行离开郊外的原野。这里的“屧”,古代写作“足”,意为脚步。整句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 2. “家家春满门”:意味着家家户户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温暖和希望。
注释: 结屋倚岩隈,日高晨露晞。 开门放山入,隐几看云归。 野老披白袷,樵夫穿翠微。 僧居无个事,尽日客来稀。 译文: 僧人在山洞边搭了一间小屋,朝阳升起时早晨的露水已经干透。 打开门让群山进入,坐在竹椅上观赏着白云飘回。 村里的老者穿着白色的上衣,打柴人穿过青翠的山林。 僧人在这里没有什么要做的事情,整天有客人来访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