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景转凄凉,逢秋更断肠。
百年能几日,多岁负重阳。
杜酿悭浮白,陶篱半点黄。
可嗟人事异,花不减寒香。
重九
榆景转凄凉,逢秋更断肠。
百年能几日,多岁负重阳。
杜酿悭浮白,陶篱半点黄。
可嗟人事异,花不减寒香。
注释:
- 榆景转凄凉:意思是秋天的景色已经变得凄凉萧瑟。榆树在秋天叶子变黄,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逢秋更断肠:意思是在秋天这个时节,人们更容易感伤和思念。”逢秋”表示时间上与某个季节相遇,而这个季节通常容易令人感到伤感或思念故人;”更”表示程度加深;”断肠”指内心深处的极度悲痛或痛苦。
- 百年能几日:意为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日子?这是一个哲学性的提问,意在表达生命的短暂性。
- 多岁负重阳:意思是年纪大了,又到了秋天,意味着岁月蹉跎,感慨时光易逝。
- 杜酿悭浮白:意为秋天酿酒时,酒不够清澈,不能像冬天那样清亮。”杜酿”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酒,也可能是借指秋天的酒;“浮白”是古代饮酒的一种方式,指将酒倒入杯中直至水面有泡沫。
- 陶篱半点黄:陶篱指陶瓷制成的篱笆,”半点黄”可能是指篱笆上的一抹黄色,也可能是指陶制的酒杯中酒的颜色。
- 可嗟人事异:意为感叹世间人事变化无常,无法预料。”可嗟”是叹息的意思。
- 花不减寒香:意为即便到了寒冷的季节,花依然散发着香气,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时的感受。首联通过描述秋季景色的凄凉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伤;颔联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颈联通过对比春天和秋天的酒,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哀愁;尾联则通过对花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对坚韧品质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