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重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再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山万重兮水万枝”意思是:连绵的群山万叠,波涛滚滚的流水千条。“算来免得生遥恨,不在诗情在祖师”意为:想这青山绿水,也不过是诗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其实真正能解我相思的人,还是我的师父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爱人相隔万里,却无法相见的哀愁。首联写景,山连着山,水连着水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重点考核炼字。此题要求赏析诗句中“悲”和“希”的妙处,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再结合注释和关键字词进行分析。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意思是说:远古时代发出的美妙琴声从指尖发出,月光映照在高高的松树上,夜色显得更加冷寂。“太古”、“清音”“指端”,都是写琴声;“松顶”、“夜堂”,都是写环境。这两句是第一联
【注释】 飞泉:飞瀑。列岫:山峰。穷野:极远的野外。冷碧:深青色的水色。寒青光:寒冷的水色,指瀑布水。斗射:交相辉映。片云:一片云彩。片石:小石头。何太高:为何如此之高。为谁:给谁。留:停留。长松:古松。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山景之作。诗人以“飞泉列岫压穷野”起句,点出了题面中的“送”字;“冷碧寒青光斗射”则绘出一幅幽冷的山水画卷,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接着两句,又写山势之奇险,山中之幽静
【注释】 玄沙和尚:即玄觉,唐代僧人。 钓船:指捕鱼的船。 须发:头发和胡须。 祖佛位中留不得,夜来依旧宿芦花:意思是说佛祖的座次是不允许随便更换的。他夜里仍然回到芦苇里睡觉去。 【赏析】 此诗为玄觉和尚自题小照的诗。诗中表现了玄觉禅师清高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首句“本是钓鱼船上客”,诗人以第一人称出句,说自己本是一位钓鱼的闲散僧人。“钓鱼”两字,点明自己的身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思,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抓住相关诗句进行分析。本诗大意为:我偶作拾翠寻芳之游,夜深灯下独行。芦芽穿膝笑我无能。飞泉冷寂,与谁听?空落断崖千万层。此诗是诗人在一次夜晚出游时所写,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惆怅无聊的情感。 (1) “拾翠寻芳烈夜灯”,意思是说,我偶尔出去寻花问柳。
【注释】 岐:道路岔口。长草带青青,指路旁长满青草。云片相兼野思生。指云彩像云片一样飘浮在天空,给野外的风光增添了无限生机。 多谢春风莫吹散,等闲为盖赠君行。多谢春风,不要让它吹散了这美景和野思。等闲为盖。意思是说,你要走就让我为你遮风挡雨,作为给你送行的赠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全诗四句,写景抒情,寓情于景。首二句写送别的景色:路旁长满青草,白云朵朵飘荡在空中
注释: 莎萝:一种草。雨滴:雨水打在草丛上的声音。苍苔痕:青苔上的水迹。前峰后峰啼断猿:形容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好像在诉说着什么。携筇:携带着手杖。别我:告别我。下层翠:山脚下的绿色植被。仁者: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描绘了一幅雨中送别友人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富有诗意
与时寡合 居士门高谒未期,闲隈岩石且相宜。 太湖三万六千顷,月在清波说向谁。 诗句释义 1. 居士门高谒未期:这里“居士”指的是释重顯,一个佛教僧侣。"门高"可能指的是他的家世或社会地位较高,"谒未期"表明他拜访某人但未能见到对方,这可能是因为时间或地点不合适。 2. 闲隈岩石且相宜:这里的“闲隈”可能是指一处安静的山间或者岩石边,"相宜"表示这个地方适合停留和思考。 3.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句释义: 1. 选佛选官应在我,难兄难弟不唯他。 - “选佛选官”指的是选择信仰佛教或担任官职,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 - “应在我”表示诗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实现这些愿望。 - “难兄难弟”是指与自己境遇相似的兄弟,这里强调了两人的共同之处。 - “不唯他”表示不仅仅是别人,也包括自己在内。 2.
【注释】 春风吹断海山云:春风拂面,吹落了海边的白云。 别夜寥寥绝四邻:告别之夜,只有你我相送,四周寂静无人。 月在石桥更无月:月亮映照在石桥上,却无法照亮桥上的你。 不知谁是月边人:不知你此刻身处何方,是天上还是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春风吹断”来写别情,表现了离别时的惆怅和不舍。 首两句“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以景起兴,描绘出一幅别离时海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