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重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同于秘丞赋瀑泉》。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1.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 注释: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不知道如何从无到有地开凿出瀑布。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瀑布的自然形成过程,突出其天然、未经雕琢的美。 2. 色应邻众白,声合让孤清 - 注释:瀑布的颜色应该像是周围的白色群山一般洁白,声音则应如山谷中的清流般悠扬。 - 赏析:这里强调瀑布的色彩和声音都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解析】 “迢迢别海涯”,离别的远地,在天涯。“帆挂杪秋时”,帆影挂满秋天。“岛树落寒叶”,岛中树木飘落着冬天的叶子。“人谁访祖师”,谁会去拜访祖师呢?“浪开游象急”,波浪分开像游动的大象那样迅速。“天阔过鸿迟”,天际广阔得连飞越大雁也显得缓慢。“早晚归林下,千徒不共知”,“千徒”指众多弟子,“共知”,一同知道。诗人要离开天童普和尚,他担心自己的离去会让许多学生不知道。 【答案】 送别
千里不来 不见古君子,因循又隔秋。浮生多自掷,好事更谁留。碧巘高沉月,寒云静锁楼。宗雷何处是,白鸟下汀洲。。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其风格和情感基调。“不见古君子,因循又隔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已逝或未及见到的古代君子的怀念与遗憾,同时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在“浮生多自掷,好事更谁留”这句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无法把握
赋瑞雪送穆大师 五六皆名出,飘花独见稀。若教同一色,还似负群机。玉马犹空说,铜驼转更非。争如千万里,相对共依依。 译文: 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了大地和天空上,只有雪花在空中飘舞,其他的花朵都看不见了。如果所有的雪都是相同的颜色,那么它们就会像失去了生命一样,毫无生气。 雪花在空中飞舞,就像玉马在空中飞翔一样。但是,一旦玉马消失,铜驼也就不复存在了,一切都变得不再真实。 雪花飘落下来
注释: - 知方流古意,云树别诸邻。 - 知方:对僧人的称呼。流:指佛教教义流传。古意:佛经的意思。云树别诸邻:分别在云和树上的僧众,告别他们周围的邻居。 - 月不澄微水,山应立是尘。 - 月不澄:月亮没有明亮地照耀。微水:清澈的小溪。山应立:应该站立。尘:尘埃。 - 静空孤鹗远,高柳一蝉新。 - 静空孤鹗远:安静的夜空中,一只孤独的鹤飞远了。高柳一蝉新:高大的柳树上,一只蝉鸣叫新了。 -
诗句 1 海国浮轻楫,悠悠兴未阑。 - 注释:海上的国家浮动在轻快的船中,我的心情悠然自得,没有尽头。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海上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有一种深深的无奈和遗憾。 2. 草随春岸绿,风倚夜涛寒。 - 注释:春天的草地上绿意盎然,夜晚的海浪带着寒冷。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海边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此诗为五言律诗,前两句写诗人春日出游之乐;第三、四句写游目所见;尾联写游兴未尽。 【答案】 译文:我乘兴带领众多朋友,在春天的阳光下漫步。 山野春色如此美好,却让我无心欣赏,只听见鸟儿啼叫。 只有那片石头,被寒气笼罩,苔藓斑驳。残败花枝,衬着云天。 这景色与老僧庵相映成趣,让人心旷神怡
【注释】 生:出生。末迹:遗迹。杳:深远幽暗。狎:接近。卷衲:卷起僧衣,即僧人在寺中打坐时所穿的僧袍,这里泛指僧人。扬帆:船帆张开。曙瓶:清晨的瓶子,这里指早晨打水的木盆。汲(jí):汲水。石城:金陵别称。 赏析: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二句说:美好的游历留下的痕迹很少,我与世俗的人亲近。这是说自己虽然有美好的游历经历,但并不为人们所知,所以留下了很少的痕迹。 “卷衲消寒木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 或指或掌,倚天照雪。 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 别别,珊瑚枝枝撑著月。
铁锤击碎黄金骨,天地之间更何物。 三千刹海夜澄澄,不知谁入苍龙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