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古君子,因循又隔秋。
浮生多自掷,好事更谁留。
碧巘高沉月,寒云静锁楼。
宗雷何处是,白鸟下汀洲。

千里不来 不见古君子,因循又隔秋。浮生多自掷,好事更谁留。碧巘高沉月,寒云静锁楼。宗雷何处是,白鸟下汀洲。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其风格和情感基调。“不见古君子,因循又隔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已逝或未及见到的古代君子的怀念与遗憾,同时也透露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在“浮生多自掷,好事更谁留”这句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无法把握,反映了一种悲凉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碧巘高沉月,寒云静锁楼”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通过“碧巘”、“沉月”、“寒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远方的思念。而“宗雷何处是,白鸟下汀洲”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里的“宗雷”可能象征着某种指引或者希望,而“白鸟下汀洲”则给人一种轻快而自由的感觉,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通过对《千里不来》这首诗的深入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能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抒发,也是对时代背景和历史情境的反映,体现了中华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