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流古意,云树别诸邻。
月不澄微水,山应立是尘。
静空孤鹗远,高柳一蝉新。
欲究劳生问,归思莫厌频。
注释:
- 知方流古意,云树别诸邻。
- 知方:对僧人的称呼。流:指佛教教义流传。古意:佛经的意思。云树别诸邻:分别在云和树上的僧众,告别他们周围的邻居。
- 月不澄微水,山应立是尘。
- 月不澄:月亮没有明亮地照耀。微水:清澈的小溪。山应立:应该站立。尘:尘埃。
- 静空孤鹗远,高柳一蝉新。
- 静空孤鹗远:安静的夜空中,一只孤独的鹤飞远了。高柳一蝉新:高大的柳树上,一只蝉鸣叫新了。
- 欲究劳生问,归思莫厌频。
- 欲究:想要探究。劳生:劳苦的生活。问:追问,探求。归思:回家的想法。莫厌频:不要再感到厌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僧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知方流古意”,即对远方僧人的称呼,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传承。第二句“云树别诸邻”,描绘了分别在云和树上的僧众,告别他们周围的邻居。第三句“月不澄微水,山应立是尘”,以月亮没有明亮地照耀,清澈的小溪,以及应该站立的尘埃,象征僧人远离世俗,追求佛法的修行。第四句“静空孤鹗远,高柳一蝉新”,用安静的夜空、孤独的鹤和高大的柳树、鸣叫的新蝉,描绘出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欲究劳生问,归思莫厌频”,表达了诗人想要探究劳苦生活的意义,以及想要回家的想法,但又觉得这种频繁的思家之情令人厌倦。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远方僧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佛法修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