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秋来何事闷怀中,怅望黄花念未终。 - 注释:秋天到来,心中感到郁闷(“闷中”暗示着内心的压抑和不满)。看着菊花(“黄花”通常代表秋季的花卉,常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坚强)。怀念之情未消。 -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季节变换和个人情感状态的感慨。菊花作为高洁的象征,可能反映了诗人自身的理想或者对某种美好品质的追求。 2. 记得重阳留有约,奚为今日信无通?
锄菊 暂学乡农手自培,不嫌荷重独徘徊。移来彭泽当年种,删去柴桑旧日栽。 鸦嘴试敲松径石,鹤翎斜插竹间苔。清芬从此年年有,好景难忘酒一杯。 注释: 1. 暂学乡农手自培:暂时学习乡民的耕作方法,亲自动手培养菊花。 2. 不嫌荷重独徘徊:即使菊花的重量让人感到负担沉重,但我也愿意独自在那里徘徊不去。 3. 移来彭泽当年种:将这种菊花移植到彭泽,就像当年种下一样。 4. 删去柴桑旧日栽
注释: 笑尔无情不足怜,枝枝空自向朝烟。 嘲笑你无情,不值得怜悯,你孤独地向着清晨的烟雾生长。 徒增老眼看如雾,纵使长腰舞异绵。 只增加年岁带来的老眼如雾般的迷茫,纵使有长长的身体在舞蹈也像异乎寻常的绵绸一样。 彭泽飘零悲往日,章台萧瑟过当年。 曾经在彭泽县漂泊流离,感到悲伤,曾经在章台宫里寂寞萧条,度过那年岁。 从来离恨原难系,送尽行人绿水边。 自古以来离别的忧愁原本难以拴紧
注释: 为爱名花着意忙,一枝赠我过银塘。 喜爱名花特地忙碌,将这枝菊花送给我。 耐寒如许留佳色,寄傲何妨到晚香。 如此坚强地抵御寒冷,仍能保持美丽的色彩,即使晚风中也散发着幽香。 浑似明珠堪解佩,岂同宝剑漫遗囊。 如同珍贵的珍珠可以系在身上,宝剑也可以随意丢弃。 斋头供对怡然甚,自得幽芳俗虑忘。 放在书房里供奉观赏,使我心情愉悦,忘却世俗的烦恼。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菊诗。诗人以“赠菊”为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清商初透玉屏空,淡淡秋光细细风。 - 注释:商代的音乐被称为清商,这里的“清商”可能是指某种音乐风格或意境。玉屏空,形容秋天的景象,如同玉石屏风般清澈明亮;淡淡的秋光和细细的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画面。 2. 四壁霜侵虫语急,一帘月浸篆烟通。 - 注释:四周的墙壁被霜气侵袭,仿佛有虫子的鸣叫声传来,显得急促而紧张
【诗句释义】 云天皎洁敛晴容,信步西郊觅旧踪。 乍雨泥深粘小屐,经霜藓滑倚长筇。 灵根有种寻难得,高雅宜人兴倍浓。 一往真情问五柳,休教相忆不相逢。 【译文】 在晴朗的天空下,我漫步在郊外的西郊寻找着往日的痕迹。 忽然间,雨水沾湿了鞋底,小路上泥泞不堪。 经过霜打,长竹的叶子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苔藓,让人难以前行。 灵根上的种子很难找到,因此更加珍惜它的珍贵。 它高洁优雅,令人心旷神怡
诗句释义: 1. 寒柝 - "寒"指的是天气寒冷,"柝"是一种古代夜间用来驱赶野兽的器具。这里的“寒柝”可能是指夜晚寒冷时敲击的梆子声。 2. 寂寂深宵漏转时 - 描述深夜时分,时间悄然流逝,寂静无声。"漏转"指滴漏水声,常用于计时。 3. 闲窗断续柝音宜 - 窗户旁,断断续续传来敲打的声音。"宜"是适宜、恰当的意思。 4. 一番乍带残钟远 - “一番”可能表示某种程度或次数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咏雪 其一 - 飘飘六出引风斜:描述了雪花飘飘洒落的场景,"六出"通常指雪花的形态,这里可能是指雪花像花瓣一样轻盈飘逸。"引风斜"则描绘了雪花随风飘散的姿态,给人一种优雅而自由的感觉。 - 密布严云四面遮:描绘了雪花密集地覆盖在天空中,形成了厚重的云层,遮挡了视线。这里的"严云"指的是密集的云朵,给人以压抑感。 - 十里寒塘迷曲路:描述了一片被雪覆盖的湖面
【解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自喻,借梅花不惧严寒、迎风傲雪的品性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质与坚贞的节操。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哲理意味和情趣。 【答案】 探梅 为访琼枝趁早开,岭南岭北自徘徊。 花知腊尽冲寒放,人爱春先踏冻来。 令我罗浮增旧梦,凭君邮驿寄新梅。 但教肯漏消和息,不愁东风唤不回。 译文: 我为了寻找那美丽的梅花而早早地出门了,在岭南或北岭徘徊着。 花儿知道冬天即将过去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偃蹇多缘命所遭,病魔侵绕正花朝。” - 注释:这里使用了“偃蹇”和“花朝”两个关键词。“偃蹇”通常形容高傲或不受拘束,可能暗示诗人的心境或态度;而“花朝”指的是春季花开的日子,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时光。此句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依然保持着一种不屈的态度,即使在困境之中也未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空悬月色心慵玩,每听莺声梦转遥。”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