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润
【注释】 广通:隋炀帝时所建之运河名。 长安:今陕西西安。 陈郎:指陈胜。 酣睡:醉眠。 蛮奴:即蛮人。 铜钲:古代的一种乐器,形似锣。 旌旗:古代军队的装饰物。 兵家:这里指隋炀帝的禁军。 江都:今江苏扬州。 晋阳:今山西太原。 【赏析】 隋炀帝在位期间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修宫殿,广建宫苑,大兴土木,连年远征,耗尽民力,导致天下大乱。公元618年李渊起兵反隋,不久攻入长安,建立唐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官买田》。 译文: 官员购买田地,购买土地想起从延祐年。 官员拿出钱来支付里正,要买肥沃最上边的田地。 不问凶荒岁水旱,每年交税亩粮需半石。 农家无收里正赔偿,卖子卖妻全算数。 每年征收粮食选好官,米价官收仍助钱。 不是军储与官俸,长宁寺内供斋餐。 寺僧饱食红毛帽,不知农耕水旱与荒凶。 里正陪粮家破产荡,剥肤槌髓愁难穷。 普天之下皆王土,赋税输官作编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题目要求及所有提示,然后准确把握其内涵要点,最后结合诗歌进行具体分析。此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解读,并给出赏析。“为邓静春作幽谷图”,这是诗的题目。从题目来看,此诗应该是一首五言绝句。 1. “山深冥冥溪谷阴”: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用“冥冥”二字表现了环境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 2.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燕子社前春雨歇,碧堤芳草连天末。 - 此句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燕子归来,碧绿的堤上芳草连天的景象。 2. 柳回青眼欲窥人,间关黄鸟初调舌。 - “柳回青眼”意味着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偷看行人,而“间关黄鸟”则形容黄莺清脆悦耳地歌唱。 3. 绿窗红袖开婵娟,谁家高楼入云端。 - 这里描绘了一幅女子在绿窗红袖中,如嫦娥般美丽动人的画面,同时提到了高楼上的女子如同云端之上
【注释】: 1. 黄云洒雨沙场秋,滩水平凝不流。 译文:黄云如雨般地洒落在秋日的战场上,河水平静得仿佛没有流动。 2. 晓霜袭透苍驼裘,圉人浴马津水头。 译文:清晨的霜冻袭来,穿透了驼毛制成的衣物,圉人正在洗马的河流边。 3. 绿骠连钱双骅骝,日光射波脂腻浮。 译文:绿色的马匹像钱币一样排列着,阳光照射下的水面波纹闪动。 4. 青丝脱鞚黄金钩,轻爬短刷湿未收。 译文:马儿轻松地挣脱缰绳
题张樗寮楷书公孙大娘舞剑器行 朱德润 飞仙堕翮堆成山,堂堂楷法留人间。 宜官无徒梁鹄往,隐锋藏角尤为难。 大书五寸径方丈,字贵紧健力出捥。 八诀具全真足高,不学谩草鹦哥娇。 黄华老人在金国,宋季独数张樗寮。 似闻高艺两不下,各抱地势夸雄豪。 今观张书劲且奇,笔力欲抵三军师。 吴钩斫断怒蛟尾,瘦竹折石回风枝。 君不见庾征西,何须野鹜论家鸡。 赏析: 此诗通过赞美书法家张樗寮的书法艺术
辛夷花落芳林静,啼鴂声乾云欲暝。 春暮时节,辛夷花落下,花香飘散在安静的芳林中,而杜鹃鸟的叫声也变得干涩,天空中的云彩似乎快要被夕阳映照得昏暗。 暖风吹雨绿阴生,梅子心酸犹未醒。 温暖的春风和细腻的雨水使得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更加翠绿,但诗人的心情却如同苦涩的梅子一样,还没有从春天的困顿中醒来。 书窗睡思将无凭,故山幽梦青峥嵘。 在书房中,诗人陷入了深深的睡意之中,无法找到任何寄托
德政碑 德政碑,路旁立石高巍峨。 传是郡中贤太守,三年秩满人颂之。 刻石道旁纪德政,旁人见者或歔欷。 借问歔欷者是谁子,说是西家镌石儿。 去年官员差镌此,官差督工限十日。 上等户敛钱支半工,每年准备遭驱责。 城中书生无学俸,只得多作好颂文。 谁知太守贤与不,只喜豪民来馈送。 德政碑,磨不去,劝君改作桥梁柱。 乞给行人济不通,免使后来观者疑其故
宿杨大使书斋晨起画扇 关河月落星垂空,怒蚊如雷窥帐中。 屋头初日炎雾起,坐想冰雪撑心胸。 人间能消几炎热,竹马小儿成老翁。 百年事过只如梦,痴蝇着人欺睡浓。 素纨入手意萧爽,挥斥暑酷无馀踪。 昔闻误笔王大令,我亦写作双长松。 他时爱画不爱扇,梧桐叶落生秋风。 注释解释: 1. 关河月落星垂空:描绘了夜晚关河的景象,月亮落下,星星也显得暗淡。 2. 怒蚊如雷窥帐中:形容蚊子的声音如同雷霆般响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上元节期间的农忙景象。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东风凝寒寒欲谢,凤历初临三五夜。 东风渐暖,寒冷似乎要消退,此时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夜将至。 闲门寂寂暗尘生,闻道喧吟在官舍。 家中无人,门外却传来喧嚣之声,原来是有人在官府里欢庆节日。 吾闻终岁食在农,耕桑处处随春风。 我听说百姓一年的生计都依赖于耕种,不论哪里,春天一到,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