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凝寒寒欲谢,凤历初临三五夜。
闲门寂寂暗尘生,闻道喧吟在官舍。
吾闻终岁食在农,耕桑处处随春风。
东南疆界有程限,何须括勘劳农功。
古来礼制缘人情,骄奢逾越有常刑。
世间金玉众所贵,讴歌乐土民怀生。
普天之下皆王土,日中为市通商贾。
四民衣食在勤生,以法急之何所措。
弘羊一来人意殊,愁者已多欢者疏。
大人不问逃亡屋,世事悠悠争可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上元节期间的农忙景象。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东风凝寒寒欲谢,凤历初临三五夜。
东风渐暖,寒冷似乎要消退,此时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夜将至。
闲门寂寂暗尘生,闻道喧吟在官舍。
家中无人,门外却传来喧嚣之声,原来是有人在官府里欢庆节日。
吾闻终岁食在农,耕桑处处随春风。
我听说百姓一年的生计都依赖于耕种,不论哪里,春天一到,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东南疆界有程限,何须括勘劳农功。
东南地区的边界有规定的距离,何必要去搜查呢?这表示不必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务去打扰农民。
古来礼制缘人情,骄奢逾越有常刑。
古代的礼制是根据人的情欲而制定的,过度的奢侈和违法的行为会受到惩罚。
世间金玉众所贵,讴歌乐土民怀生。
世间的金银玉石都是人们所珍视的,歌颂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
普天之下皆王土,日中为市通商贾。
整个天下都是帝王的土地,白天的时候可以进行交易,商人可以自由地做生意。
四民衣食在勤生,以法急之何所措。
百姓的生活所需依靠勤劳生产,用法律来强迫他们做事情,又有什么用呢?
弘羊一来人意殊,愁者已多欢者疏。
汉武帝时期,大司农桑弘羊来了之后,人们的情绪变得复杂起来,忧愁的人多了,高兴的人少了。
大人不问逃亡屋,世事悠悠争可图。
大人(指官员)不用问那些逃亡或失职的人,世事变化无常,人们只能顺其自然,无法预知结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元宵夜的民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劳动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官僚腐败的批评。诗中通过对比农耕与官场的欢乐,揭示了社会现实的矛盾。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民众疾苦的深刻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