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围,田畴荡荡如湖陂。
围低水深岸不立,虽有木石将何施。
里正申官官不允,徵粮每岁归仓廪。
稻粮无种长菰蒲,民产陪偿官始准。
今春水涝忽无津,四分灾作五分申。
问渠何故作此弊,府州伏熟成三分。
吏胥入乡日旁午,二分徵作陪官赋。
傥逢人诉熟为荒,破尽家赀犹不补。
因此年年怕官恼,水渰水深俱不报。
东南民力日渐穷,不愿为农愿为盗。
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
水渰偿米或时稔,陪粮无奈水深围。
【译文】
水淹没了田畴,像湖陂一样荡漾。
低洼处水深,岸边无法筑坝,即使有木石也无济于事。
里正申诉官府,官府不予理睬,征收的税赋都归仓库储存。
稻谷不种长满菰蒲,百姓生产粮食,官府才准予收税。
今年春天大涝,河水泛滥,四分之灾变成五分之灾,上报官府。
问官为何如此作恶,府州熟粮已成熟三分。
胥吏进入乡村,日夜不停,二分征收赋税,作为陪官的赋税。
如果碰上人说,熟粮变成了荒地,倾家荡产也无济于事。
因此每年都害怕官府,洪水淹没田地都不上报。
东南地区的百姓越来越穷困,他们不愿种田而想当强盗。
人生在世当盗贼,难道是天生的衣食逼迫他们?
水淹后赔偿大米有时丰收,陪税无奈只能等待水退。
【注释】
水深围:水淹没了田畴。陂(bō):池塘、陂池。
里正申:指里正向上司报告。
官不允:官府不答应。
里正:乡里的小官。申官:向上级官吏报告。
徵粮:征收粮食。
里正申官:里正向上级官吏报告。
府州:指府州官吏。伏熟:成熟的谷物。
吏胥:衙役、书吏。人诉:人们向官员投诉。
二分征作陪官赋:一半征收赋税作为陪官们的赋税。
傥逢人诉:倘若有人来告状。
破尽家赀:把家中的财产耗尽了。
年年:每年都。官恼:为官府所烦恼。
报:上告。
东南民力日渐穷:东南地区人民的财力日益窘迫。
不愿为农愿为盗;宁愿当强盗也不愿种田。
岂愿为:哪愿意做。
天:天命,指皇帝的命令。
饥馑:饥荒。
人:百姓。
生:生活。
盗:土匪。
天:上天,指天子。
官迫:官府的逼迫。
人:百姓。
水渰:(yǎn)淹没。水渰:水淹。
稔:庄稼熟了。
赔米:交纳粮食。
无济于事:没有用处。
故:所以。
年年怕官恼:每年担心官府的骚扰和勒索。
东南(dongnan):指长江以南地区。
日:一天天。
水渰(yàn):水淹。
水深俱不报:洪水淹没了田亩也不上报朝廷。
东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日:一天天。
水渰:水淹。
东南民力日渐穷:东南地区的百姓财力日益匮乏。
日:一天天。
东南(dongnan):长江南部。
日:一天天。
不愿为农愿为盗:不愿意从事农耕却愿意去当强盗。
天:指天命或皇帝的命令。
人:百姓。
生:生活。
生:活着。
贼:强盗。
天:天命或皇帝的命令。
逼:逼迫。
东南民力日渐穷:长江以南一带的百姓生活日益贫困。
日:一天天。
水渰:水淹。
东南民力日渐穷:长江以南一带的百姓生活日益贫困。
日:一天天。
不愿为农愿为盗:不愿意从事农耕却甘愿去做强盗。
天:指天命或皇帝的命令。
人:百姓。
生:生活。
盗:强盗。
天:天命或皇帝的命令。
逼:逼迫。
东南民力日渐穷:长江以南一带的百姓生活日益贫困。
日:一天天。
不报:不上报朝廷。
东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日:一天天。
水渰:水淹。
东南民力日渐穷:长江以南地区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日:一天天。
不愿为农愿为盗:老百姓不想种田却想去做强盗。
生:生活。
天:天命或皇帝的命令。
人:百姓。
生:活着。
贼:强盗。
天:天命或皇帝的命令。
逼:逼迫。
日:一天天。
东南民力日渐穷:长江以南地区的百姓生活日渐困苦。
日:一天天。
不报:不上报朝廷。
东南(dongnan):指长江以南地区。
日:一天天。
水渰(yan):水淹。
东南民力日渐穷:长江以南地区的人民生活日益贫困。
日:一天天。
不愿为农愿为盗:不愿意从事农业却愿意去做强盗。
天:天命或皇帝的命令。
人:百姓。
生:生活。
贼:强盗,指农民起义军。
天:天命或皇帝的命令。
逼:逼迫,指官府的逼迫,即徭役、兵役等劳役的压迫。
日:一天天。
东南民力日渐穷:长江以南地区的百姓生活日渐困苦不堪。
日:一天天。
不愿为农愿为盗:不愿从事农业却甘心去做强盗,这里暗指人民反抗斗争,要求改变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状况,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反抗斗争在当时是进步的、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