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性之
【注释】 ①溪童:山涧中的孩子。②牛遇水深行复止:牛遇到水流深的地方,就停下来。③谁识回头顾其子:谁能知道,牛回头是为了回头看自己的小儿子。④太守劝农当二月:太守劝农耕田的时候是在仲春二月。⑤土膏:土地的肥力。⑥宁戚:《春秋》中人物,鲁国的贤人,因遭谗被放逐在海滨,后得到齐桓公重用。⑦《白石》:即《白石郎君词》,是一首民间歌曲,内容多描写男女恋情。⑧一声:指笛声。⑨太平歌:《太平经》中的一首歌谣
诗句翻译 山水东南胜,游遨岁月迁。登高频折屐,载月屡移船。镜水荷花里,秦云岭树边。猿偷霜果下,鹿借石床眠。野趣闲谁适,诗怀静自便。洞深通窈窕,涧曲写之玄。采药时逢虎,看棋或遇仙。僧留题竹字,鹤避煮茶烟。捷径惟增愧,移文只浪传。种桃春万树,别有武陵天。 译文与注释 1. 山水东南胜:这里的“胜”指的是山水的美景。在东南方向,可以看到更美的景色。 2. 游遨岁月迁:岁月如梭,我们在山水间游历
【注释】 ①“但谙”两句:只知道山中风俗淳朴,不知道战乱离散的苦楚。 ②“因君”二句:因为我思念你,所以重提在山中的美好时光,回来以后觉得对不起你,因为离别得早。 ③“汩没”二句:我被埋没在尘埃之中而惭愧,憔悴的容貌逐渐消瘦干瘪。 ④“今君”三句:如今你离去了,确实难以留住,请代我向群仙道谢吧。 ⑤“明年”四句:明年二月春意正浓,希望到那时能一起在山中寻找瑶草。 【赏析】
【注释】 山云:指山上的云雾。 萧萧:形容风声凄冷、萧瑟; 潺潺:水流的声音。 山水遗音秋满耳:指秋天山中水边传来的琴声,让人感到宁静与愉悦。 似与琴响参宫商:仿佛和琴声相融合,共同构成了和谐的音乐。 若人领此山水胜:如果一个人理解并领悟了这份山水之美。 谩(màn)托冰弦寄幽兴:我只好借助冰凉的琴弦寄托自己的哀愁。 天空自觉响逾寂:但当琴声传出之后,却让寂静的天空都为之动容。 指落先与心相应
《题美人图》是明朝诗人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人图中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美人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下面将对该诗进行逐句释义: - 离离珠树隔秋烟:形容画中人物与远处的树木、秋天的烟雾相隔遥远,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离离"意味着稀疏分布,表现出距离感;"珠树"可能指的是树木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秋烟"则暗示着深秋时节,烟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朦胧美。 - 望断归帆信杳然
【注解】: 萼绿:指梅花的嫩叶,萼即花萼。 书声欲断边:形容读书的声音很响亮。 赏析: 《题红梅翠鸟图与唐愚士联句》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红梅和翠鸟相伴的画面,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萼绿枝头翠羽鲜”,以梅花的嫩叶为画,展现了梅花在春风中的生机勃勃。这里的“萼绿”指的是梅花的嫩叶,而“翠羽鲜”则形容了梅花的花瓣如同翠绿色的羽毛般鲜艳。
【注释】 “题画”指代画作,“翎毛”指画上的禽鸟。 “莫怪”是说不要奇怪。 “幽禽”是隐士,这里借指画家自己。 “雪满头”形容画家的白发。 “多情只为海棠愁”是说画家为这幅作品所倾注的情感之多,而这种情感正是为了那盛开在宫里的海棠。 “开元”指唐玄宗李隆基,这里是用李隆基的年号命名此画。 “千株锦”形容宫中花园中海棠树的繁茂。 “西风起碧秋”是指秋季来临,西风吹动着满园的翠绿海棠。 【赏析】
译文: 长江上的雾气和水汽与蓬莱仙境连为一体,百尺风帆破浪前行。 二月的桃花开在春雨中,等待的人还在河岸边徘徊。 注释: 1. 戴春雨:作者姓名,此处可能是题目或诗作中的称呼。 2. 长江烟水接蓬莱 - 描述一幅江边景色,烟雾缭绕的长江仿佛与遥远的蓬莱仙境相接,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3. 百尺风帆破浪开 - 百尺风帆,形容帆船高大,百尺指的是帆船的长度。破浪开,形容船帆张开
【赏析】 《唐才子传》载,李白少时即好饮酒作诗。他与贺知章、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及“六狂客”等饮于长安酒肆,常醉后赋诗,豪放不羁。此诗为李白游历河北时所作。当时,李白正在任侠行乐,而诗人的友人贺知章则在洛阳,于是李白便写了这首怀友诗给他。 首句“忆骑官马过滦阳”,是回忆当年骑马经过滦阳的情景。“忆骑”,即回忆,骑,骑马。“官马”,指皇帝所赐的名贵马匹。“过滦阳”,即从滦阳经过。
涌金门外的柳树枝条垂挂,三天不来看它已经变绿。折下一枝杨柳进城去,让城里的人知道春天已深。 注释: - 涌金门:古时杭州城门名,位于钱塘江边。 - 柳垂金:柳树枝条下垂着金黄色的柳絮。 - 三日不来成绿阴:连续三天没来,树已经长成了浓密的绿色树荫。 - 折取一枝入城去:折了一枝杨柳带进城里。 - 使人知道已春深:让城里的人知道春天已经很深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