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性之
青山青,青欲断,青山断处云如幔。 译文:绿色的山峦连绵不断,如同青色的丝带一样,在青山断处云雾缭绕宛如帷幔。 注释:青山:指山峰。青:绿色。幔:帘子,帷幕。 赏析:此句以“青山青,青欲断”描绘出连绵不绝的青山,以“青山断处云如幔”形容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山水之美。 人家深住坞东头,刚被云遮一多半。 译文:人家居住在山坞的东面,刚刚被云雾遮住了一半。 注释:坞:山坞,小山坡。
雪山竹房为王御史题 海天冥冥同一色,雪花坠地大如席。 大雪覆盖整个天地,像一张白色的地毯覆盖在地面上。 大凶奰屃号长风,片片吹落淇园中。 狂风肆虐,一片片雪花飘落在淇园中。 淇园之中何所有,琅玕个个青茏葱。 淇园里有什么?是一颗颗青葱的琅玕树。 琅玕白雪两相敌,万籁无声昼岑寂。 白雪与琅玕树相映成趣,使整个世界都显得宁静而寂静。 孤鸾独鹤手可招,玉龙翠虬寒不蛰。 只有孤独的鸾鸟和鹤可以吸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卢侍御归朝》。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对照注释: 1.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神仙之徒往往窟宅乎其间。 - “天台山”指的是中国浙江省的著名山峰,也被称为“华顶”。 - “四万八千丈”是形容其高度。 - “神仙之徒”是指那些追求仙境的人。 - “窟宅”是指隐居的地方。 2. 我尝探奇恣玄览,直上绝壁穷跻攀。松风流水声瑟瑟,桃花玉洞春漫漫。 -
江南的十月,霜雪飘飞,杖藜东、西郊。酒酣不惮行路遥,踏遍第六西湖桥。 【注释】 ①“题画梅”:这是一首咏梅诗。题,写明题目或内容;画,指画作上的梅花。 ②“江南”:指南方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③“十月”:农历九月,即小月或无中旬。这里指初冬。 ④“霜雪”:指初冬的霜花和白雪。 ⑤“杖藜”:拄着拐棍(藜)走。藜,一种植物,根可入药。 ⑥“复西郊”:既向东也向西郊。 ⑦“酒酣”:酒醉。
题山农画梅 大庾岭头春信早,十月梅花照晴昊。 曾骑官马陇头来,百里梅花夹驰道。 夫君元是岭南人,自言家近罗浮村。 种梅绕屋一万树,玉为肌骨冰为魂。 得官远向西湖住,喜与林逋作宾主。 梦回酒醒霜月寒,又见梅花在窗户。 笑倩傍人为写真,相看如见岭头春。 一声长笛月欲落,肠断梅花身后身。 注释及赏析 1. 大庾岭头春信早,十月梅花照晴昊。 - 注释:大庾岭是岭南的名山,山上的梅花开得特别早
【注释】 “题画”: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林下草堂为题,写自己远离官场尘嚣后的生活情趣。 “城中车马多如云”“甲第”“草堂空四邻”:描写城郊的景色。 “胡为奔走上城市,归来两袖飞黄尘”:诗人在官场中,身不由己,为了升官而四处奔波。 “高堂素壁忽见画”:诗人回到家中,看到高堂上的一幅画,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何时此地一相就,坐席甘与渔樵分”:我多么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渔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以及表达技巧的分析判断出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或感受,最后要注意不要脱离诗作本身而另起议论。 首先注意题中要求的是“逐句释义”“赏析”,所以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逐词逐句进行解释
【注释】 1. 溪山小隐:指隐居在深溪山间的地方。 2. 伐毛兼洗髓:语出《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之所以然,则以为生之具。” 3. 西海、蓬莱:皆为神话中地名。弱水: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4. 我生有梦不可到:我一生有梦想却无法实现。 5. 仿佛君家画图里:似乎你家门中的画图里描绘的景象。 6. 溪流冷浸玻瓈天:溪水冰冷地浸没玻璃一样的蓝天。 7. 层峦叠嶂含云烟
【注释】: 璚楼:宫殿名,位于今陕西西安。 漏涩:指夜深漏声中断,声音显得特别急促和响亮。 翠禽:翠鸟。啼断梦中魂:梦中的魂被翠鸟的啼叫打断。 窈窕:形容女子体态轻盈、婀娜多姿。虚窗碧纱隔:空灵幽美的窗户上挂着绿色的纱帐。 含章宫:指宫中收藏着很多珍贵的宝物。未许人间识春色:不允许人欣赏到宫中收藏的宝物所散发出的春天的气息。 只愁笛里曲声哀:只担心那悠扬的笛声会引起人们的悲伤。零落香钿点妆额
诗句解读及赏析: 1.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 - 注释与译文: 驿站位于孤立的城池之外,江水环绕着小屋显得格外清澈。 - 赏析: 这句表达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景色,孤城和清江形成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宁静画面。 - 背景与意境: 可能反映了诗人在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或是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 “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 - 注释与译文: 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