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童饮牛渡溪水,牛遇水深行复止。人知水深牛不行,谁识回头顾其子。
桃林之野春雨晴,烧痕回绿春草青。太守劝农当二月,土膏肥暖牛可耕。
邯郸城头征战息,宁戚徒劳吟《白石》。一声笛里《太平歌》,牛背溪童自朝夕。
【注释】
①溪童:山涧中的孩子。②牛遇水深行复止:牛遇到水流深的地方,就停下来。③谁识回头顾其子:谁能知道,牛回头是为了回头看自己的小儿子。④太守劝农当二月:太守劝农耕田的时候是在仲春二月。⑤土膏:土地的肥力。⑥宁戚:《春秋》中人物,鲁国的贤人,因遭谗被放逐在海滨,后得到齐桓公重用。⑦《白石》:即《白石郎君词》,是一首民间歌曲,内容多描写男女恋情。⑧一声:指笛声。⑨太平歌:《太平经》中的一首歌谣,歌词中有“太平”两字。⑩牛背溪童自朝夕:意思是说,在牛背上的牧童和溪中的童子都过着朝出晚归的生活。
【译文】
山涧中的孩子正在溪边喂牛,牛儿却因为遇到水太深而停下了脚步。人们只知道河水很深,却不知道这头牛是因为回头望自己的孩子才停下来的。
桃林原野上春雨刚刚停歇,烧焦的原野又长出了嫩绿的草。太守劝农耕田的季节正是仲春二月,这时的土地十分肥沃,牛儿可以耕田了。
邯郸城的城墙头上战事已经平息,宁戚徒劳地吟唱《白石》。那一曲《太平歌》从笛中传来,牛背上的牧童们开始过上了朝出晚归的日子。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以牧童、牛儿为主人公,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恬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一句写溪边的牧童正在给牛儿喂食,牛儿却因为看到水深而停下了脚步。第二句写溪边的牧童看到牛儿停下,回头望着自己正牵着的小儿子。第三句写春天里,桃林原野上的景色,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四句写仲春二月时节,土地十分肥沃,牛儿可以耕田了。第五句写城头的战事已息,可以安心耕种了。第六句写城中的人们闲来无事,只好吟唱民谣了。第七句写城里的人们吟唱的民谣是从笛中传来的,牛背上的牧童们开始过起了朝出晚归的日子了。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诗中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而是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真实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人际关系。这种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是值得人们去追求和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