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中
【注释】 北去南来:比喻宦海沉浮,仕途坎坷。 几度:多次。 风沙行李:形容旅途的艰险与劳顿。 风鉴俄瞻衡宇外:指在遥远的南方,也指远在他乡。 月明照见寒江底:明月映照下的江水波光粼粼。 朱丝白雪:指古琴曲《高山流水》。朱丝,古琴上弦线涂以朱色。 知音几:知音有几人? 无所作,谁成毁:没有人能够左右自己的命运和行为。 非所望,何悲喜:不是所希望的,又何必为喜悦而欢喜呢? 卷舒天耳
【诗句】 满江红 爱日回春,恰开放、江头梅萼。还更有、远山晴雪,竹溪松壑。晚节丰年人尽喜,良辰美景君须乐。便拚教寿酒一千钟,深深的。 【译文】 爱日春天到来,大地回春,梅花盛开在江头。更还有远山晴雪,竹溪松壑。晚年丰收的一年中,人们都很欢喜,美好时刻中,你应享受快乐。就让寿酒千盅,深深地祝福。 眉目秀气,胸怀开阔,询问谁能了解我,一生都游刃有余。只在闲庭信步之间,笑谈风月。万里秋日志向高远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分析。 乌飞兔走:形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 劳生、浮世:指人世间的名利场。 眼底风尘今古梦,到了谁非谁是:指人生如梦,一切皆为过眼云烟。 击短扶长:即“抑短扬长”,比喻善于选择人才。 曲邀横结:比喻结交朋友不拘形式,不计深浅。 悠悠长啸:意思是长叹一声。 谩嗟真个男子:意思是空自叹息,真正男子汉应当有所作为。 黄卷青灯: 形容苦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和赏析。“十载京华,也曾是、飘零狂客。还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识”:京城十年,我也曾像飘零的游子一样四处流浪,但幸运的是,在这期间我有幸结识了朝廷的官员,他们如同我的亲人一样。 “记得宣恩疏决日,柏台骢马秋官笔”:还记得那年皇帝下旨让我上奏章陈述国家大事的时候,我在柏台之上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手中握着笔书写着诏书。 “甚人生聚散等闲间,都难测”
《满江红·百花开后》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花前赏花,下阕写梦中游山,借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对仕途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词意境开阔,语言清丽,风格雄放豪迈,是辛弃疾豪放词风中的佳作。 满江红(宋:陆游) 小阁横琴,正西窗、半残秋月。帘外燕,轻掠香泥,翦剪初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香零乱芙蓉谢。叹今年春淡,东郊未到,芳信绝。 绿阴翠竹,闲倚遍、一庭新碧。谁信道、年年为客,水村渔驿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圣乐》。双调,九十七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五句三仄韵。 又次前韵: 再次吟诵前面的诗句。 瑶池: 指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之处。 霞影: 云霞的影子。 何事:为什么。 朱颜: 红润的面颊。 瓶梅并剪: 用瓶栽梅花,并用剪刀修剪枝叶。 小阁幽窗: 指幽静的小屋和窗外。 百怕: 最怕。 野老: 乡村的老农。 惊讶希见: 惊奇地看到。 赏析:
《最高楼·又前韵》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刘敏中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作者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下面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 第一部分:“江风远,吹皱翠罗漪。” - 译文:江上的风远远地吹来,把绿色的水面搅动得泛起层层波纹。 - 注释:这里的“罗漪”,形容水波荡漾,如同罗网中涟漪一般。 - 赏析: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江风吹动水面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道题目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中重点字词“遣”、“伧”、“柴门”、“秋”等;“便直交”“甚是”等句式;“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赏析。注意通读诗句,理解诗意
摸鱼儿·莫相疑 作者:辛弃疾 【注释】: 1. 莫相疑:不要怀疑。 2. 爱石如许:如此喜爱石头。 3. 流形我亦随寓:我的行踪如同石头一样自在。 4. 神麇(lù):神话中的麋鹿,这里比喻隐士。 5. 照影几烦清滏(fǔ):映在水里的影像让人感到烦恼。 6. 山下路:指隐居的地方。 7. 射虎人:传说中曾用箭射虎的人。 8. 文府:指藏书的官府。 9. 云岫(xiù):山间的云雾。 10.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漫劳机。 【注释】 最高楼(词牌名)又次前韵:指宋张孝祥的《最高楼》“谁念幽壑里,结庐在人境。一水护田将,两山排闼送青来。” 吾衰:我衰老了。 废治:荒废治理。 不重漪:没有波澜。 触藩:触动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