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中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漫劳机。 【注释】 最高楼(词牌名)又次前韵:指宋张孝祥的《最高楼》“谁念幽壑里,结庐在人境。一水护田将,两山排闼送青来。” 吾衰:我衰老了。 废治:荒废治理。 不重漪:没有波澜。 触藩:触动篱笆
诗句解析: 1. 高高屋,罗幕卷轻漪。阿渚一周围。雄吞不数针三碗,治生何计韭千畦。是贤乎,既富矣,又时兮。 - 注释: - “高高屋”:形容房子很高。 - “罗幕卷轻漪”:罗幕即布幕,卷表示收起,轻漪指水面轻轻的波纹。 - “阿渚”:小洲或水边之地。 - “雄吞不数针三碗,治生何计韭千畦”:比喻富有到可以不用计算(比喻为“不数”)的程度,同时通过种植韭菜(韭)来增加收入。 - “是贤乎,既富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黑漆弩次前韵(注释:黑漆弩,一种黑色的弩弓。次前韵,指诗的格律要求押韵。) 吾庐恰近江鸥住(注释:吾庐,指作者的住房。江鸥,即江边的鸥鸟。) 更几个、好事农父(注释:更,表示递进。好事农父,指那些喜欢农事的人。) 对青山、枕上诗成,一阵沙头风雨(注释:对青山,面对青山。枕上诗成,指在枕边构思诗歌。一阵沙头风雨,形容夜晚山间的微风和细雨
感皇恩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相对偏宜子瞻椅。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注释: - 公子说春台: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 - 其光如水: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 相对偏宜子瞻椅:形容公子与子瞻(苏轼)相对而坐,显得格外合适。 - 老父危坐:形容老人端庄稳重地坐着。 - 不觉耳闻心喜:形容听到美好的事物时,心情愉悦。 - 慨然都见许:形容公子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 情何已
注释: 1. 最高楼:这是一首写山水田园风光的小令,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宁静的山村景色。 2. 山家好:形容山村生活的美好。 3. 河水净涟漪:描写了清澈见底且没有杂质的河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4. 茅舍绿荫围:描述了村庄周围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的情景。 5. 儿童不解针垂钓,老翁只会瓮浇畦:通过对比儿童和老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6. 我思之:表示思考或感慨。 7.
【注释】 郢人斫垩(zá è):比喻技艺高超,无迹可寻。 仙家种玉:比喻人品高尚,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 情放旷:指胸怀豁达。 境清夷:指心境恬淡。 木瓜暂比空函往:比喻有远大抱负。 琼瑶已报满车归:比喻功成名就。 天孙:传说中为王母娘娘驾车的神。 锦云机:织女星名,这里指织女,即牛郎的妻子。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文”与“武”来写自己的学问修养和道德品质。作者自比文章高手,认为文章好
诗句释义 1 最高楼:这是题目,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一首七言律诗。 2. 幽居好,烟霭翠生漪。水绕更山围:描述一个宁静的乡村环境,四周被山围绕,溪流穿过村庄。 3. 锦帏四面花藏屋,绿云一望稻盈畦:描绘屋内装饰华丽,外有盛开的鲜花和丰收的庄稼。 4. 问谁欤,君子者,美人兮:表达对理想中君子和美丽的追求。 5. 也不看李家堂里月:表示不羡慕别人家的月光。 6. 也不踏班生关外雪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先来看第一句:“绣江江水清如玉。”绣江,是指美丽的江水。这里用“清如玉”来形容江水的清澈,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清如玉”也象征着友人的品质高洁,如同江水一样纯洁无瑕。这一句既是对江水的描绘,也是对友人品质的赞美。 接着是第二句:“梅花香满清江曲。”这里的梅花,不仅指自然界中的梅花,更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赏析】 《菩萨蛮·忆家庭月桂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回忆自己曾经在家乡生活过的日子所写的。词中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和夜晚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来看诗句: 1. 新枝旧孕娇无力:新的枝条里孕育着娇嫩的幼芽,但却显得软弱无力。这里的“新枝”指的是春天刚发芽的树木,而“旧孕”则是指已经成熟的果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春天的植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绣江:山名。在浙江省江山县北。即事:眼前所见之事。 行云:飘浮的云彩。 恰:恰巧,刚刚。 靠山村落:傍山而居的村落。 移时:一段时间。 脚底一声雷:指霹雳声。 截雨回:阻挡了雨水回来。 过客:旅人、过路人。 一倾三尺多:形容雨势之大。 【赏析】 《菩萨蛮·绣江即事》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之一。此词描写江南地区夏季午后的天气,描绘出一幅乌云压顶、雷电交加、暴雨倾盆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