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所作,是和王安石的《菩萨蛮·次安卿韵》词而作。 惜花不似东庵惜(注释:爱惜花儿不像在东庵那样) 最近刚刚得到真消息(注释:最近的新消息)。 玉雪两三枝(注释:像玉一样洁白的两三枝花) 暗藏和靖诗(注释:暗含和靖的诗) 看花谁可约(注释:看花可以与谁约定) 定与花斟酌(注释:一定和花儿一起斟酌、品评) 后阁盛筵开(注释:后阁里的丰盛酒席开始开) 老夫来不来(注释
【注解】 盆梅 :盆栽的梅花。 纤条(xiān tiáo):细条。 旋透温温水:很快的从瓦盆中取出。 却怕盛开时:却担心它盛开的时候香气散去,无法与诗相配。 【译文】 细细的枝条渐渐稀疏了花蕾,孤零零的枝根在瓦盆里逐渐显露出嫩芽。只求得到一簇新长出的花朵,谁又嫌弃它来自老瓦盆呢? 寒冷的天气让花儿都懒得开,把它移到南窗边暖和的地方,却又害怕它在盛开的时候失去芬芳的魂魄而无法吟诗赞美。
【解析】 此首为题画咏物之作,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全词通过描写罗汉的奇特形象和野芳亭上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无限向往。 “野芳亭观画罗汉”一句点明了题旨,说明本篇是借罗汉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开头两句写罗汉的形象:他像千金难换的宝,壁上的阿罗汉古怪、清奇,让人仔细端详。第三句紧接前意,用典,说罗汉的神态栩栩如生,仿佛是如来的化身。“天龙”二句写罗汉身后之景,以天龙、鬼物、青红
眼儿媚 春来应怪洗妆悭。故作两回看。风流依旧,檀心晕紫,翠袖凝丹。 玉容寂寞栏干泪,细雨豆花寒。多情谁管,今宵冷落,淡月东栏。 诗句释义 1. “眼儿媚”:这是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 2. “春来应怪洗妆悭”:春天来临,为何你洗妆时显得如此吝啬? 3. “故作两回看”:故意反复地观察或审视。 4. “风流依旧,檀心晕紫,翠袖凝丹”:虽然时光流转,但风采依然
【注释】 ①横塘路:指横塘,位于今浙江省嘉兴市。②中庵:即中间的庵。③沙鸥日日来:意谓沙洲上的水鸟每天按时飞来。④下马问中庵:意谓放下马缰,询问居中之庵是否可去。 ⑤庵中睡正酣:意谓住在中间的庵中的僧人正在酣睡之中。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山居遣兴之作。首二句写自己居处的四周环境,三、四两句写自己居处附近的自然风光,五六句写自己对住中庵的僧人的询问,七八句写居中庵中的僧人正在酣睡,全词以“众山”
【注释】 1. 玉簪:指妇女的首饰。 2. 独酌:独自饮酒,借指自斟自饮。 3. 秋入:秋天到来。 4. 香露洗:用花露水清洗酒杯。 5. 醉眼:因醉酒而眼睛发直。 6. 玉鸾:传说中的仙禽名。 7. 花上飞:指在花上飞舞。 8. 赏析:《菩萨蛮·月夕对玉簪独酌》,是一首写女子饮酒赏月的词,全词通过描写女子对明月的赞美、对花露水的欣赏以及饮酒时的醉态,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才情。 【译文】
【注释】 看君自是丰年玉。赠行不用阳关曲。但把此心论。几人能似君。 到官消息好。来岁春风早。再折绣江梅。寄君挥一杯。 【赏析】 《菩萨蛮·次前韵》是宋代诗人晏几道的作品。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任齐安郡丞时,当时作者已四十七岁,因党争被贬谪黄州,心情郁郁不乐。上片写自己与同僚的交往。下片写对友人的劝慰和勉励。全词以“阳关”作结,寓意深长
山寒开晚,开也无人管。 风里欹红颜色浅。恨与天涯共远。 多时立马彷徨,一枝为挽余香。欲说扬州旧谱,怕渠分外凄凉。 【注释】 1. 山寒开晚:山中的芍药到了寒冷的冬天才刚刚开放。 2. 开也无人管:即使开了也没有人去关心和欣赏。 3. 风里欹红颜色浅:风中摇曳,花瓣的颜色显得浅淡无力。 4. 恨与天涯共远:芍药花似乎带有深深的愁绪,它的情感与远方的家乡相连。 5. 多时立马彷徨
【解析】 此词上片写表兄远游归来,下片写其归途的所见和所感。首二句“矍铄诗翁人共许”是说,这位诗人鹤发童颜,人见皆喜,大家对他赞不绝口。“远游不怕别离苦”是说,他虽然远离故土,却并不感到离别之苦。“梦里华亭亭下路”,梦中也能看到华亭下的小路。“来又去”,说明梦醒之后,他依然要去华亭下小路。下片三、四句“扁舟一叶轻如舞”,写出了诗人归途时的心情。“五湖风景饶烟雨”,写出了华亭下小路周围的景色
这首诗的原文是: 菩萨蛮 眼中有此妖娆色。花中无此风流格。一月一番新。一年都是春。 盈盈花上月。几度圆还缺。不去卷金荷。奈渠花月何? 注释: - "眼中有此妖娆色":指女子的美貌,妖娆指的是美丽迷人。 - "花中无此风流格":形容女子的容貌或气质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 "一月一番新":每个月都有新的一天或者新的开始。 - "一年都是春":每年都像春天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盈盈花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