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不换。壁上阿罗汉。古怪清奇君细看。画是如来变现。
天龙鬼物青红。断崖流水孤松。知在野芳亭上,恍然兜率天中。
【解析】
此首为题画咏物之作,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全词通过描写罗汉的奇特形象和野芳亭上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无限向往。
“野芳亭观画罗汉”一句点明了题旨,说明本篇是借罗汉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开头两句写罗汉的形象:他像千金难换的宝,壁上的阿罗汉古怪、清奇,让人仔细端详。第三句紧接前意,用典,说罗汉的神态栩栩如生,仿佛是如来的化身。“天龙”二句写罗汉身后之景,以天龙、鬼物、青红、断崖、流水、孤松等自然景观烘托罗汉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境界,表现罗汉与世俗的隔离。“野”字写出罗汉身处的环境,是“野芳亭”中的罗汉;“恍然”二字则表明自己虽身在此处,但心已飞入罗汉所处之地。
【答案】
译文:
我愿用千金也不去换来壁上的阿罗汉,仔细端详那古怪、清奇的罗汉真容。
天龙般的神物青红相间,断崖上流水潺潺,山中孤松矗立。知道这罗汉就居住在野芳亭上,令人恍若置身于兜率天宫之中。
赏析:
这首词是题画咏物之作,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作者通过题画咏赞罗汉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起笔即点明题旨:“野芳亭观画罗汉”。这是词人观画罗汉而发的一种感受。“不换”二字,既见罗汉之珍贵,又见罗汉之不凡,足见其价值之高。“壁上”二字,既见罗汉所居之位置,又见其姿态之怪异。“怪”者,非一般之怪也!罗汉乃佛祖弟子之一,何至于此?“清奇”二字,既见罗汉之神情,又见罗汉之体貌,可谓神采飞扬。“君细看”,三字既点出罗汉的神态,又引出下文。“画是如来变现。”此句承上启下,既是说罗汉之画像是佛祖所变,又是点出罗汉乃佛祖之化身。“壁”字,一语双关,既指罗汉之所在,又指罗汉之神态,足见其形象之逼真。
“天龙鬼物青红”二句,承上启下,既点出罗汉身后之景,又照应罗汉所居之位置。此二句中,“天龙”二字不仅指罗汉背后之山水,而且有“天上龙”之意;“鬼物”二字既指罗汉身后之山水,又指罗汉身后之人物;“青红”二字则指罗汉身后山水色彩之鲜明。这二句写罗汉背后的景物,烘托了罗汉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境界。
末二句是词人由罗汉联想到兜率天宫的描写。“知在野芳亭上”,此二字既表明了自己虽身处此地,但心却飞向了罗汉所居之处;“恍然”二字,则表明虽然身处此地,但已经身在罗汉所居之处矣。这二句写自己虽身处此地,但心却在罗汉所居之处,充分显示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