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正向西山缺。遥遥望见东山雪。风色夜来间。杏花寒不寒。
故人家远近。只向林东问。一径傍山开。鹊声迎我来。
【解析】
此词为作者在建康任上所作。“行行”,步步;“向”,趋向;“缺”,指西面的山,即石头城。“遥遥”:遥远的样子。“东山”:指建康的东面之山。“雪”:此处指山间积雪。
【答案】
①步步朝西山,远望见东山积雪(远景)②夜来风色好,杏花寒不寒(近况)③故人家远近,只向林东问(途中所见)④鹊声迎我来,一径傍山开(归途所见、感受)。
行行正向西山缺。遥遥望见东山雪。风色夜来间。杏花寒不寒。
故人家远近。只向林东问。一径傍山开。鹊声迎我来。
【解析】
此词为作者在建康任上所作。“行行”,步步;“向”,趋向;“缺”,指西面的山,即石头城。“遥遥”:遥远的样子。“东山”:指建康的东面之山。“雪”:此处指山间积雪。
【答案】
①步步朝西山,远望见东山积雪(远景)②夜来风色好,杏花寒不寒(近况)③故人家远近,只向林东问(途中所见)④鹊声迎我来,一径傍山开(归途所见、感受)。
注释: 玉楼春:这是一首词牌名,作者未注明,可能是宋代人所作。 次韵答王太常:指诗人应和王太常的诗作并作此词以作答。 东生白日西生月: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从西方落下。 世累驱人何日彻:世间的烦恼困扰着人们,何时能解脱呢? 致身事业蒉为山,过眼纷华汤沃雪:努力追求功名事业,如同将草筐(用土堆成的筐)变成高山一样困难;眼前的荣华富贵如同汤水一样容易洗去。 心田莫说谁宽窄:心中不要说什么宽广或狭隘
【注释】 掌上鹓雏玉嫩:指小女儿,喻其娇美。 眼中麝锦香庖:指小女儿的眼睛像麝香一样香。 铁郎痴小阿琼娇:指小女儿长得像阿娇(西施的别名)一样娇美可爱。 已许卯君书癖:指小女儿已经有了读书的爱好。 五福天教占了:指小女儿已经拥有了五种福气。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才十岁的小女孩,她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不仅长得像美女西施一样娇美,而且已经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拥有了五福
诗句释义: 1. 阶下窦郎丹桂,眼中陶令新诗。 - “阶下”指的是台阶之下,“窦郎”是古代对门第高贵者的尊称。这里可能指代一个出身显赫的人物。 - “丹桂”通常指桂花,常用来形容尊贵或者美好的事物。“陶令”则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以其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生活方式著称。 - “新诗”指新的诗歌创作。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刚刚完成或正在创作的诗歌。 - “最堪怜处雁行齐”
玉楼春 寿何平章 泰山压顶,群山小。青未了,齐鲁百城皆如此。岂知山中有聪山,雨云环绕,周八表。聪山才说好,泰山功烈少。聪山天要慰苍生,山不可移,人不老。 注释: 1. 泰山压顶,群山小。青未了,齐鲁百城皆如此。 - 泰山:指山东省的泰山山脉,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 压顶:形容泰山的雄伟壮观,给人带来压迫感。 - 群山小:虽然泰山巨大,但周围的群山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 青未了
玉簪叶趁芭蕉大。 低映阶墀高映座。雨来时节一般鸣,点点声声要磨和。芭蕉重被风吹破。狼藉玉簪看又过。萧骚长与两相宜,赖有竹君三五个。 赏析: 刘敏中在《玉楼春·雨中戏书》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芭蕉与玉簪的画面。首句“玉簪叶趁芭蕉大”描绘了雨中的芭蕉和玉簪,它们在大风雨中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接下来的“低映阶墀高映座”,“雨来时节一般鸣,点点声声要磨和”
好事近 赠吹箫赵生 行乐酒尊前,全减向来时节。 今日玉箫声里,卷露荷金叶。 醉中如在凤凰台,风境更清绝。 扶起满身花影,步溪桥明月。 注释: - 好事近:词牌名,此为一首词作。 - 赠吹箫赵生:赠送给吹箫的赵生。 - 行乐酒尊前:在行乐和饮酒的场合,酒杯前。 - 全减向来时节:完全减少了以前的欢乐时光。 - 今日玉箫声里:在今天吹奏着玉箫的声音中。 - 卷露荷金叶:像卷起露珠的荷叶一样
诗句解析 水调歌头 - 水调歌头:一种歌曲名,此处可能指代一种特定的诗歌体裁或风格。 - 朱门蔼麟凤:朱门,即朱红色的门户,通常指富贵人家;麟凤,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这里用来形容尊贵与吉祥。 - 画戟映貂蝉:画戟,古代兵器;貂蝉,古代美女的代称。此句描述的是一幅华丽的画面,画中有威武的戟和美丽的貂蝉形象。 - 重侯累将家世:重侯,指世代享有高官厚禄;累将,多次担任将领
玉楼春 野亭正在溪山际。 溪泻寒声山滴翠。 望君不见奈君何,好景满前谁与对。 尽心王事君应瘁。 暂息可能无少遂。 天开酒禁已多时,却甚不来同一醉。 注释: 1. 野亭:野外的亭子。野亭正在溪山际:指在山中野亭。 2. 溪泻:溪水流淌的声音。 3. 寒声:冷冽的声音。 4. 山滴翠:山间树木上滴落的绿色。 5. 望君不见奈君何:意思是看到你却看不到你,心里很无奈。 6. 好景:美好的景色。 7.
水调歌头 五福一日寿,七十古来稀。鲸川兄弟何事,接武上期颐。添是商颜四皓,减即西周二老,白鹤一行飞。紾臂阋墙者,何地望余辉。世皆云,家积善,庆相随。三椿堂上,阴德几许只天知。子弟联芳并秀,戏彩称觞先后,和气蔼春熙。本大枝叶茂,门户看巍巍。 注释: 1. 五福一日寿,七十古来稀:五福指的是五种福分,分别是寿、富、康宁、好德、考终命。一日寿表示长寿一天,七十古来稀表示七十岁在古代非常罕见。 2.
诗句释义与译文 玉楼春 -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宴饮的诗,通过宴会的场景描绘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 译文:清官的厨馔无兼味,饥待公庭人吏退。野人尊俎有余欢,明月可批风可脍。野人衰残清官贵,生死论交吾未愧。天开酒禁已多时,却甚不来同一醉。 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宴饮的诗,通过宴会的场景描绘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 第一句“清官厨馔无兼味”,描绘了宴席上的菜肴单一,反映出宴主清贫节俭的生活态度
诗句解读 第1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注释: "茫茫"形容广阔的水面或景象,"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流中国"表示长江贯穿整个中国。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它对中国的影响。 第2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注释: "莽苍苍"形容词,描述烟雾和雨气的朦胧状态。"龟蛇锁"指的是龟山和蛇山像锁链一样把长江锁住。 - 赏析:
诗句输出: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译文注释:寒风吹拂着窗棂,轻轻摇曳着窗帘,使得人懒得去回廊漫步。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寒冷、室内温暖的画面。“寒风”与“窗户”形成对比,突出了室内的温暖;“垂帘”则暗示了人物的动作和心境。整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在寒冷中的孤独感和对暖意的向往。同时,“懒向回廊步”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某种状态,可能是对外界的冷漠或是内心的迷茫。
【注释】: 菩萨蛮 和远山见怀原韵梧声夜促他乡客。干戈满路天涯窄。 把臂问投林。空阶凋绿阴。 菰羹村酿美。好钓秋江水。 枫落布帆收。渔歌何处悠。 赏析: 《菩萨蛮·和远山见怀原韵》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上片写夜深时,在异乡听到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下片写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以及与友人一起赏月、钓鱼的情景。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诗句如下: 尹鹗的《菩萨蛮 其三》以其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还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展示了词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锦带约桑钩。 连钱嘶日暮。 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 罗敷自有夫。 2. 翻译: 绣带缠绕着桑树的钓钩, 连钱在黄昏时分嘶鸣, 一起返回宜城的渡口
下面是对这首《菩萨蛮·其四》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应的赏析: 1. 轻雷鹿鹿宫车转:描述宫车在轻雷中转动,仿佛轻盈地旋转。“鹿鹿”形容车辆移动的声音,给人一种轻柔、缓慢的感觉。 2. 晚凉偷弄邠王管:傍晚时分,微风中传来了邠王的笛声。这里的“偷弄”表达了一种偷偷摸摸、不愿被打扰的感觉,而“邠王管”则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或声音。 3. 双甲小蠀蛦
注释: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 桃花和柳树相连,仿佛是桃的根巧妙地与梅的根相接。 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花坞之中花朵相互交织着,新花层层叠叠。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 春天的消息如同珍贵的宝函一样,鱼儿在水中游动时显得渺小。 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半张画轴上绣着细细的丝线,如同一个无尽的世界。 赏析: 《菩萨蛮·其五》是北宋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菩萨蛮 其六 太阳还未升起,就匆匆忙忙地梳妆打扮, 露水圆润难系住珠帘的丝线。 种植了郁金香花,将来浸在木瓜汁中。 枕头屏上六扇,上面是江南岸。 岸尽处是吴国关隘,关前的人还未回来
诗句释义 1 含桃着雨花如雪: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含桃在雨水的滋润下,花朵如同雪花一样美丽。 2. 井边吹落春云叶: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井边,风吹过,飘起了像云一样的叶子。 3. 鹦鹉结钗楼,新娘半上头: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中的场景,她的头上戴着装饰有鹦鹉的发饰,而她的头发只梳理了一半。 4. 裁衣翻样子: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前忙碌准备的情景,她在缝制衣服时不断翻看样纸。
【注释】栖:止息。乌啼:乌鸣,指乌鸦啼叫。复钥:锁门的铜环。玉炉:香炉,这里借指香火、香烟。人眠故未眠:诗人因思念情人而睡不着觉。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女主人公在家时的生活情态。下阕写男主人公外出在外的思恋之情。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孤独生活和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恋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又名“百宜娇”、“潘婆儿”等,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片六句五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此词押平声韵。 (2)一春融暖无多日:春天的温暖天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融暖:温暖的意思; (3)愁花怨草都含泣:忧愁和怨恨的花朵、草地都好像在哭泣。花怨草:指花草;含泣:含着泪水,喻指因忧愁而悲伤; (4)烟雨解欺人:烟雨能遮蔽视线,使人看不见东西。解:解除,消除。欺人:欺骗
眼儿媚 春来应怪洗妆悭。故作两回看。风流依旧,檀心晕紫,翠袖凝丹。 玉容寂寞栏干泪,细雨豆花寒。多情谁管,今宵冷落,淡月东栏。 诗句释义 1. “眼儿媚”:这是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 2. “春来应怪洗妆悭”:春天来临,为何你洗妆时显得如此吝啬? 3. “故作两回看”:故意反复地观察或审视。 4. “风流依旧,檀心晕紫,翠袖凝丹”:虽然时光流转,但风采依然
【解析】 此词上片写表兄远游归来,下片写其归途的所见和所感。首二句“矍铄诗翁人共许”是说,这位诗人鹤发童颜,人见皆喜,大家对他赞不绝口。“远游不怕别离苦”是说,他虽然远离故土,却并不感到离别之苦。“梦里华亭亭下路”,梦中也能看到华亭下的小路。“来又去”,说明梦醒之后,他依然要去华亭下小路。下片三、四句“扁舟一叶轻如舞”,写出了诗人归途时的心情。“五湖风景饶烟雨”,写出了华亭下小路周围的景色
【解析】 此首为题画咏物之作,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全词通过描写罗汉的奇特形象和野芳亭上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无限向往。 “野芳亭观画罗汉”一句点明了题旨,说明本篇是借罗汉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开头两句写罗汉的形象:他像千金难换的宝,壁上的阿罗汉古怪、清奇,让人仔细端详。第三句紧接前意,用典,说罗汉的神态栩栩如生,仿佛是如来的化身。“天龙”二句写罗汉身后之景,以天龙、鬼物、青红
这首诗的原文是: 菩萨蛮 眼中有此妖娆色。花中无此风流格。一月一番新。一年都是春。 盈盈花上月。几度圆还缺。不去卷金荷。奈渠花月何? 注释: - "眼中有此妖娆色":指女子的美貌,妖娆指的是美丽迷人。 - "花中无此风流格":形容女子的容貌或气质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 "一月一番新":每个月都有新的一天或者新的开始。 - "一年都是春":每年都像春天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盈盈花上月"
菩萨蛮 挈家来吃山城水。三年不剩公田米。何物办归装。一车风满箱。 吾人垂泪叹。过客回头看。谁不爱清官。清官似子难。 注释: - 挈家来吃山城水:带着家人一起来享受这山城的美味。 - 三年不剩公田米:已经过去三年了,家里的公田还没有收成,连一粒米都没有剩下。 - 何物办归装:用什么去收拾行李呢? - 一车风满箱:一辆马车装满了风,形容满载而归。 - 吾人垂泪叹:我们这些人都流下了眼泪,感叹不已。
【注释】 ①横塘路:指横塘,位于今浙江省嘉兴市。②中庵:即中间的庵。③沙鸥日日来:意谓沙洲上的水鸟每天按时飞来。④下马问中庵:意谓放下马缰,询问居中之庵是否可去。 ⑤庵中睡正酣:意谓住在中间的庵中的僧人正在酣睡之中。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山居遣兴之作。首二句写自己居处的四周环境,三、四两句写自己居处附近的自然风光,五六句写自己对住中庵的僧人的询问,七八句写居中庵中的僧人正在酣睡,全词以“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