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师泰
【注释】 黄绫:黄色绢帛,皇帝的御用之物。 奏经筵:在经筵上进献奏章。 虞书:指《尚书·虞书》。虞舜时称帝,故称为《虞书》。 第二篇:指第二卷。 圣主:指皇帝。 从容:安闲自在,悠闲自得的样子。 教:教导。 【赏析】 《明仁殿进讲五首》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皇帝在经筵听臣子进讲的情形。全诗以皇帝为视角,通过“圣主”、“从容”、“教”等关键词,描绘了皇帝在经筵听臣子进讲的场景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游玄沙马上偶成”是全诗的关键句,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最后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题干中给出关键词:“游玄沙”“十里青山”“东风拂面尚微寒”“东野先生”“西都博士”“白发江湖远”。 译文:在玄沙寺游览,看到十里青山,春风微寒,吹拂着我的脸。我随芳草来到寺庙
注释: 翡翠作为山崖,黄金铺成山坡。白云重叠护卫着层叠的山峰。 背着琴童坐在松树间,束带的仙人骑马而来。 高阁半空悬挂着宝月,瀑布飞流千尺描绘银河。 贵族子弟已经老去,丹青画卷中仍然风流倜傥意气风发。 译文: 绿色的山崖上镶嵌着翡翠,山坡覆盖着金色的云霞。 云雾缭绕的群峰层层叠叠,仿佛白云簇拥着层峦叠嶂。 背着古琴的童子在松林中静坐,身着华服的仙人骑着白马走来。 高高的楼阁半空中悬挂着明亮的月亮
满川风雨长筼筜,吹作参差三凤凰。 筼筜:竹,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扁平,有节,花淡黄色,结子为椭圆形,果皮坚硬。筼筜即指这种竹子。 风中摇曳,雨里飘零,长年不倒的古竹,被风吹得参差不齐,犹如三只美丽的凤凰。 箨粉已翻鳞甲紫,墨花还染羽毛苍。 笋壳剥去,露出里面的嫩肉,颜色由白变紫。竹叶上的花纹,如同黑色的墨水点染,显得更加深沉。 春寒弱干当轩润,日暮清阴入酒凉。 春天的早晨,微寒的风穿过窗户
注释: 1. 经略江南开幕府,曾因三语辟刘郎。 - 经略:治理、管理 - 江南:中国南部地区,这里指代南方 - 开幕府:建立指挥部或军营 - 曾:曾经 - 辟:招募 - 刘郎:刘姓男子,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刘彦明 2. 千金海上求骐骥,五色云间识凤凰。 - 千金:珍贵之物 - 海上:海洋上 - 骐骥(qí jì):传说中的千里马 - 五色云间:天空中 - 识:识别、辨认 3. 思入金茎秋滴露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意象的特征来赏析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本题要求分析“呼童检点门前柳,莫放飞花过石头。”两句诗的意思和作用,并赏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 ①译文:头戴乌纱帽,脚穿青鞋,披着白鹿皮裘,是山中的隐者;他年长时在甲子年,年幼时则像春秋一样。 ②“呼童”指让童子(仆人)来检查。“检点”即检点,察看。“门前柳”
【注释】 老龙:指诗人。苏轼曾称自己为“东坡居士”。 洞箫声:指洞箫的清幽哀婉之声。 酒尽客亦醉:酒喝光了,客人也醉倒了。 赏析:《东坡先生画赞》中说:“子瞻作书,真觉飞动如燕舞凤翔。”此诗即其书法风格之一。 第一句,用老龙起深夜比喻东坡先生在深夜里起来听洞箫声的情景。“老龙”是暗写自己的身世。第二句,写客人听曲之后酒喝干了,自己也因饮酒过多而醉倒了。第三句,描绘满江明月,江水澄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作答此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等来分析。“故人天上恰归来”中的“故人”是指作者的朋友,“天上”是说朋友已经回到庐州了。“扁舟系在门前树”,诗人送走友人后,自己便乘船归家。“手自栽”指的是诗人与友人一起栽种的那棵梧桐树。 【答案】 译文:淮水两岸春色浓翠欲滴如绿苔,我送朋友回到故乡庐州。你乘坐扁舟
泉州驿别太守契世玉 赏析古诗中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之美 1. 诗句原文 老夫欲起犹便睡,候吏频催却治行。万里烟云随骥足,五更风雨杂鸡声。乾坤笑我应无补,江海逢君倍有情。且解金鱼沽别酒,洛阳桥下正潮平。 2. 译文注释 - 译文: - 老夫想要起床时仍然觉得困倦,守门的官差不断催促我准备出发。 - 远方的烟雾和云彩似乎随着马的脚步在移动;凌晨时分,风雨交加的声音混杂着鸡鸣声。 - 面对天地间的一切
泉州道中 千山落日丹霞北,万里孤城白水南。 玉碗霜寒凝紫蔗,金丸露暖熟黄柑。 海商到岸才封舶,蕃国朝天亦赐骖。 满市珠玑醉歌舞,几人为尔竟沈酣。 注释: 1. 千山落日丹霞北:形容夕阳西下,山峰在丹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丽。 2. 万里孤城白水南:形容城市的孤独与辽阔,以及白水河的流经之地。 3. 玉碗霜寒凝紫蔗:形容紫蔗在寒冷的霜冻下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冰晶。 4. 金丸露暖熟黄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