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道
注释:羡慕你中岁早知道归途,选择胜地安居自得自在。 二顷良田十亩竹,一溪流水四围山。 客中把酒聊乘兴,愁里题诗亦强颜。 明日东风吹破袂,仙居回首白云间。 赏析:《留别高君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首联写友人高君玉对名利看得很淡,隐居山林,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颔联描写友人的隐居生活,用“良田”、“竹林”、“流水”、“青山”四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友人高君玉远离尘世喧嚣
济渎庙 焰焰谢仙火,北风吹欲然。 重源灵迹在,乔木性天全。 殿宇瞻遗构,碑词阅旧镌。 后来知有考,凤鸟至何年。 注释: 1. 济渎庙:济渎庙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的一座庙宇。 2. 焰焰:形容火焰燃烧的景象。 3. 北风:指北方吹来的寒风。 4. 重源:指庙宇所在地,即济渎庙所在的山岭。 5. 灵迹:指神明或仙人留下的踪迹。 6. 乔木:高大的树木。 7. 瞻遗构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结合着具体语境进行理解。“疾风巢再毁”一句中,“疾风”是借指乱世;“巢”比喻诗人的家或自己的抱负;“再毁”指家被毁坏,仕途受阻。“乌鹊却飞回”,乌鹊即喜鹊,古代传说喜鹊有辟邪之意,这里指诗人在乱世中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重新振作起来。“嗟我岂殊此,故人安在哉?”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道不公和社会动荡的愤懑之情
【注释】 过:经过。宿(sù):投宿,寄住。洪济院:寺院名。海州:州名。果上人:和尚的法号。因(yīn):因此。乡中:家乡里。亲友:亲戚朋友。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旅途中,投宿于济南洪济院,赠诗海州果上人,并托他捎带书信回乡中的亲友。首联写自己身在异乡,心系家乡;颔联写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颈联写诗人在洪济院投宿后,与海州果上人邂逅相谈,互吐胸臆之情;尾联写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思念和祝福。
注释:被酒暑增剧,漱茶神少清。 旅人须授馆,侍者讵忘情。 方篾铺霜滑,虚棂界月明。 晨兴求纸笔,枕上有诗成。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描写了作者在普照寺的生活和感受。首联“被酒暑增剧,漱茶神少清”写出了夏日炎热,饮酒之后,感觉更加难受。颔联“旅人须授馆,侍者讵忘情”则是说作为旅客必须得到接待(旅馆住宿),侍者也不会忘记主人。颈联“方篾铺霜滑,虚棂界月明”写的是竹条铺成的窗扇上结满了冰
注释 1. 唁高士美:对高尚的诗人表达悼念之情。 2. 王室方求士:指朝廷正需要有才能的人,这里特指诗人。 3. 辕门亦选材:选择人才时也像在车门前选马一样认真。 4. 劻勷逢彼怒:遇到对方的愤怒(可能是指政治上的不如意)而手足无措。 5. 侦伺望尘回:等待对方的消息或动静,但只是看到尘土飞扬却看不到人回来。 6. 士命轻如纸:形容文人的生命如同薄纸一样轻贱。 7. 诗名冷若灰
【注释】重到:再次来到。七岁尝来此:小时候曾来过这里。于今:至今。五十年:五十年了。随杖屦:拄着手杖,穿着草鞋。名刹:有名的佛寺。在林泉:位于山林泉水之间。已废嗟何及:已经废弃了,后悔也来不及了。犹存亦偶然:虽然存在,但也只是偶然的。先茔:祖墓。耕垦后:被开垦耕种过后。浓露湿荒烟:浓雾弥漫,荒山烟雨迷蒙。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灵岩寺的怀旧之情
第一层(前三联):甲庚,指甲乙、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古人以甲乙为旧识。 类聚不同方,言其命运各异。 过客传皆死,言其人已离世。 第二层(后三联): 知君今独亡,言刘叔京之死亡,非偶然也。 无儿为继世,谓无人继承其志业。 有弟托遗孀,言有人承继其事业。 吾道微如缕,言自身之志道亦微弱如线。 伤时复自伤,言因哀叹时事而哀叹自己。 【注释】: 1. 甲庚:《易》卦名。 2. 类聚不殊方
风霾 墙下开蔬圃,盘飧得助多。春畦不甲坼,沴气夺阳和。青失南山色,白生北渚波。暮年能委顺,彼亦奈吾何。 译文: 在墙下开辟了菜园,盘中美食得以增加。春天的菜地没有被冻裂,但阴霾之气却夺走了阳光。青色失去了南山的景色,白色的波浪出现在北边的湖面。到了晚年能够顺应自然,那又能奈我何呢? 注释: 1. 风霾 - 指阴沉的气候或恶劣的天气。 2. 墙下开蔬圃 - 在墙边开了个菜园。 3. 盘飧得助多
病树吟 病树仆河滨,长吟喻此身。 摧残凡几日,湿朽不堪薪。 两府风烟接,十年往复频。 故人怜我老,相见益相亲。 译文: 病树倒在了河边,我在这里长声吟唱来比喻我的一生。 它被摧残了多长时间,已经变得湿透了无法用来烧火了。 两个朝廷的官员来往不断,这已经是十年了。 老朋友同情我的衰老,我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写的,通过对病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