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吉
柏山僧房赏花 云房閟孤赏,幽花杳谁攀。 春风不掩私,吹芬满禅关。 欣抃破沉寂,觅此芳菲颜。 亭亭紫锦盖,济济玉笋斑。 风流冠群英,擢自蓬擢间。 感物动嘉咏,飞觞且循环。 上人灭华念,对之心自闲。 一笑吾未领,夕烟沉远山。 注释: - 云房:指寺庙的僧房。 - 幽花:指隐逸的花。 - 春风不掩私:春风也不掩盖自己的私心。 - 吹芬:春风把香气吹拂过来。 - 欣抃:欣喜地舞动身体。 - 亭亭
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项羽的一生和英勇事迹,以及他最终未能完成霸业的命运。以下是逐句翻译及注释: 1. 嬴氏乱天纪,群雄各飞扬。 - 嬴(yíng)氏:指秦始皇,秦朝的开国皇帝,本名嬴政。 - 乱天纪:扰乱了天地的法则。 - 群雄:指各诸侯国的首领或英雄人物。 - 飞扬:比喻各自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力量。 2. 子羽勇无敌,拔剑起戎行。 - 子羽:这里指项羽,字羽。 - 勇无敌:非常勇敢,无人能敌
【注释】: 1. 永庆寺松风亭——在今江苏无锡市。永庆寺即东林寺,是南朝宋末著名僧人慧理所建,后毁于火。此亭为唐代诗人张九龄所建。 2. 长松荫禅宇,柯叶何椮:指树木茂盛,遮阴如盖。长松,高大的松树。荫,遮蔽;椮,通“栋”,屋檐。 3. 清风一披拂,奏作绿绮琴:清风拂过长松,犹如弹奏着绿绮古琴。清,清风。绿绮琴,古代名琴,相传为伏羲时所制。 4. 虬龙舞空祠,鸾凤相与吟:传说中龙能变化成龙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首句“曾闻鼻祖牧宣州”,点明任浙东廉使的任官之地,是宣州(今安徽宣城)。“又见邦人送我侯”,是说作者在任所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和尊敬,并有送行者前来相送。第二句“世阅双旌相绚映”,“双旌”指两杆旗帜,古代出使外郡或出征,皆以旌旗为标志。这句意思是:世人目睹你两竿旌旗迎风招展,相互辉映。这两句是说,自己既已到任宣州,又承蒙友人送行,真是荣幸之至。第三句“人生五马自风流”
注释:我搬家后只能种下竹子,最终竹林成了林立的树林。竹子的老态节操清幽,岁月深长。近日的子孙特别神异,风天雨夜学龙吟。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诗中的“竹”字出现了三次,分别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场景和感受。首句描绘了搬家后的生活环境,强调了竹子的重要性;次句描绘了竹子的古老和高洁品质,以及岁月对其的影响;末句则通过描述孙枝的神异表现
【注释】 涔阳:地名,在今湖南境内。南州:指南方一带。千尺飞梁:指惠安桥。快去邮:指快马传递书信。蛟鳄:指鳄鱼。翻涛:指波涛汹涌。声吼:指发出咆哮的声音。虹蜺(ní):指彩虹。分:分开。云栈:指云雾缭绕的山路。比:比作。银河:指银河。挟:夹着。女牛:指南星。钜万功:指巨大的功绩。太史:指记录功绩的史官。绝胜:比得上。 【译文】 涔阳山水壮美,南方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千尺高的惠安桥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画戟凝香礼数殊,敢勤屣履下庸愚。" - 这两句描绘了任浙东廉使的庄重仪式和谦虚态度。"画戟"是古代的一种仪仗用具,象征权力和威严。"凝香"则意味着香气四溢、庄重肃穆的氛围。这反映了任浙东廉使在迎接宾客时表现出的尊重和谨慎。"敢勤"表达了他谦逊的态度,不敢怠慢,"屣履"指的是穿着鞋子,表示他愿意亲自下访,不辞劳苦。"下庸"意为普通的、平凡的人,表明他对待任何人都持以平等态度
【注释】: 鹿门:指汉末襄阳人庞德公隐居鹿门山。培隐德:培养德行。凤穴:凤凰巢穴,比喻贤才。曳组全家贵:全家族显贵。谈兵:谈论军事谋略。书签沾雨湿:指书信被雨水淋湿了。箭镝入云高:指箭矢飞上天空。荆花:一种花卉。春缸:春天的瓮,即酒瓮。玉醪: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与庞世安离别之际所创作的。 前四句以庞德公的事迹为背景,赞颂庞世安。诗人首先从其家世谈起,指出他“全家族显贵”
月中桂 云外仙花众莫俦,广寒宫殿足清幽。 根盘天上一轮古,香落人间八月秋。 玉兔杵频金粟碎,素娥佩湿露枝稠。 史君方运吴刚斧,要放清光照此舟。 诗句释义: 1. 月中桂:月亮中的桂花,象征纯洁和高洁。 2. 云外仙花众莫俦:在云雾之外,有无数的仙花竞相开放,无人能与之匹敌。 3. 广寒宫殿足清幽:广寒宫是月亮上的宫殿,环境非常清幽。 4. 根盘天上一轮古:桂花的根盘绕着天空的一轮明月
注释: 梧桐树上,紫沉黄玉般的花材烂熳绽放。 是谁把花栽在朝阳之地,勾引丹山老凤来观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通过对花朵和鸟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一树梧桐烂熳开”,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梧桐树盛开的美景。梧桐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花瓣烂熳开放,仿佛一片紫色的海洋,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里的“烂熳”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梧桐花盛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