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西平
【注释】 上西平:指登上华山。西平为古地名,华山又名西岳。 升真天:登仙入天。 溪九曲:指华山有九条峡谷。 岭千重:指山势险峻。 青巉巉:形容山色青翠高峭。 云外芙蓉: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在云端。 谁携蜡屐:指登山的人。蜡屐,一种用蜡烛制成的鞋子。 三十六高峰:指华山有36个峰。 幔亭宝座:指华山东面的玉女峰,相传是黄帝的女婿彤弓所化。 乾鱼祀:指祭祀。 今寂寂:指现在寂静无声。 昔隆隆
这首诗是作者在收到友人谭开子送来的画和西平乐词后,表达谢意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分析: 上西平谭开子贻画并赋西平乐词,见讯志谢 - 上西平:指作者所在的地区或地方。谭开子可能是指一个名字或者人名,他给作者送来画作和西平乐词。 - 贻画并赋西平乐词:意为送赠画作和创作一首名为《西平乐》的诗词。 - 见讯志谢:收到消息并表示感激之情。 叹年华,看不尽,短亭花。更冬残、雪后停车 - 叹年华
诗句释义: 1. 跨征鞍 - 骑着马准备出发。 2. 横战槊 - 拿起长矛,准备战斗。 3. 上襄州 - 登上襄阳(地名)的城楼。 4. 蹴踏高秋 - 踩在秋天的高处,形容地势较高,有雄心壮志。 5. 芙蓉未折 - 比喻美好的东西尚未被破坏或失去。 6. 笛声吹起塞云愁 - 用笛声来表达内心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7. 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 - 男子汉要建立功名,就必须勇往直前。 8. 凤雏寒
卧扁舟,闻寒雨,数佳期。又还是、轻误仙姿。小楼梦冷,觉来应恨我归迟。鬓云松处,枕檀斜、露泣花枝。 译文: 躺平的小船,听到冰冷的雨水,等待佳人归来。但最终还是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在小楼上梦到冷清,醒来应该感到遗憾因为我回去太晚了。头发如云般蓬松,枕头是歪斜的,露水从花枝上滴落。 名利空萦系,添憔悴,谩孤恓。得见了、说与教知。偎香倚暖,夜炉围定酒温时。任他飞雪洒江天,莫下层梯。 注释: 卧扁舟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译文: 新恨刚刚消散,又被新的恨意所替代。看着天空中飘动的几朵浮云,心中不禁生出感慨。江南的风景如此美好,正当花开时节,却再次遇见了你。夜晚的风雨让人感到春意盎然,仿佛春天想要留住我们。 2.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更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
诗句释义及赏析 - 上西平·会稽秋风亭观雪 "九衢中,杯逐马,带随车。问谁解、爱惜琼华。何如竹外,静听窣窣蟹行沙。自怜是,海山头,种玉人家。" 1. 诗句解读: - “九衢中”:指繁华的都市。 - “杯逐马,带随车”:形容生活奢华,享受无度。 - “问谁解、爱惜琼华”:询问谁能懂得珍惜美好的东西(可能是指自然风光)。 - “何如竹外,静听窣窣蟹行沙”:比较在竹林之外
升真天,溪九曲,岭千重。青巉巉、云外芙蓉。谁携蜡屐,踏遍三十六高峰。只恐那、幔亭宝座尽苔封。 钧天奏,乾鱼祀,今寂寂,昔隆隆。问篯铿、二子朦胧。云裀霞褥,迢遥清夜宴秋风。曾孙醉后,但无情、云雨西东
叹年华,看不尽,短亭花。更冬残、雪后停车。问谁相忆,寄来满幅是烟霞。分明指有,西陵渡口人家。 沧洲近,知何处,空历遍,路途赊。念君也、留滞西平,思时便望,望时还见暮云遮。何年携我,向青山、麓碧湖涯
跨征鞍,横战槊,上襄州。便匹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声吹起塞云愁。男儿若欲树功名,须向前头。 凤雏寒,龙骨朽,蛟渚暗,鹿门幽。阅人物、渺渺如沤。棋头已动,也须高著局心筹。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侯
卧扁舟,闻寒雨,数佳期。又还是、轻误仙姿。小楼梦冷,觉来应恨我归迟。鬓云松处,枕檀斜、露泣花枝。 名利空萦系,添憔悴,谩孤恓。得见了、说与教知。偎香倚暖,夜炉围定酒温时。任他飞雪洒江天,莫下层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