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垣
``` 清溪彩鸳鸯,野性不可驯。 君心空爱渠,渠无爱君心。 【译文】 清澈的小溪中有成双的彩鸳鸯,生性野性难以驯服。你心中只喜爱它,但彩鸳鸯并不爱你。 【赏析】 这首诗是《古乐府》中的一部分,通过生动的画面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彩鸳鸯的美丽与野性的自然属性。首句“清溪彩鸳鸯”,便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彩鸳在清澈的小溪中游弋,自由自在。然而,诗中的“君心”却显得矛盾与无助
诗句解析与赏析 长安花如锦,不堪制郎衣。 翻译: 长安的花朵就像锦绣一样美丽,但这样的美景让人难以承受,因为它们都成为了男子的衣物。 注释: 长安:古代的京城,这里代指繁华都市。花如锦:形容花朵色彩艳丽,像锦绣一般华美。不堪制郎衣:无法忍受美丽的花朵成为男子的衣服。 拾得并州剪,剪花花忽飞。 翻译: 我在路边捡到了一把并州的剪刀,剪裁着美丽的花朵,忽然之间,那些花又突然飞走了。 注释:
【注释】 1. 樵家:山里的人家。 2. 深溪:深深的溪水。 3. 藏毒蛟:隐藏有毒的蛟龙。 4. 冰灶口:用冰雪封盖的灶口,指在寒冷中烧火取暖的柴草。 5. 结侣:结伴而行,一起行动。 6. 腰弯刀:腰间挂着刀。 7. 破衲(nà):破旧的布衣。 8. 补更厚:修补得更加厚。 9. 清流:清澈的溪水。 10. 勇往不回首:勇敢前行,毫不回头。 11. 青采:青色的植物,这里可能是指野菜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扪萝登峻坂,不避岚霾冒。” - 翻译:我攀着藤萝登上陡峭的山路,不顾山间的云雾和雾气。 - 注释:扪萝(攀援)是形容攀爬树木的动作。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登山者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精神。 2. 诗句:“拔茅过山䧆,壮者为前导。” - 翻译:拔出茅草作为过路的标志,强壮的人担任先导。 - 注释:拔茅过山䧆,拔取茅草制作标志以供过路之人辨识方向。 - 赏析
樵叟 苍苍双鬓银,矍铄不惮勤。 背曲行步迟,徐徐溪水滨。 群儿喧南山,踏起南山尘。 翁跣负薪回,换得一壶春。 注释: - 苍苍:指山的颜色。 - 双鬓:指的是老人的两鬓,泛指老年。 - 银:这里用来形容白发如银色一般。 - 矍铄:形容人精神饱满,健康有力的样子。 - 不惮:不怕,意为不畏艰辛。 - 背曲:背部弯曲,形象地描述年迈者背弯的情况。 - 行步迟:行走缓慢,步履蹒跚。 - 溪水
注释:不要嫌秋天以后送来的扇子,明年六月它还会送来。我们暂时离别,但恩情不能断绝。 赏析:这首乐府诗通过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谊来写。诗中以“秋后”为时间参照物,表明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沧桑;“凄凉”则表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无奈;“恩情难断绝”则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全诗情感真挚、细腻感人,让人读之不禁为之动容
在宋代诗人程垣的《探赜》中,我们遇到了以下诗句: - “庄周一妄诞,丘明一浮夸。” - 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代表作《庄子》,主张相对主义和无为而治。 - 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强调道德伦理和礼义制度。 - 关键词注释:《庄子》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作品,强调自然和无为。《论语》则是儒家的核心经典,强调仁政和礼仪。 - “两都绣春英,三京组朝霞。” - 两都:指洛阳和长安
南山有孤松, 夭矫苍龙质。 亭亭耸华盖, 清风自永日。 珍重栋梁材, 甘心跧崖石。 梓匠持规矩, 大器匪易得。 注释 1. 孤松:孤独的松树。 2. 夭矫:形容松树弯曲有力的姿态。 3. 苍龙:比喻松树如龙般雄伟。 4. 亭亭:高耸的样子。 5. 华盖:高大的树冠。 6. 珍重:珍贵,重要。 7. 栋梁材:比喻有用的人才或事物。 8. 跧:指树木的根扎入土中。 9. 梓匠:木匠
樵夫识雨候,风起装樵归。 译文:樵夫懂得观察天气预兆,一旦风起就收拾好工具回家。 注释:樵夫:打柴的人。识:识别。候:迹象。风起:大风的征兆。 才观六鹢退,随知少女机。 译文:只看见六鹢(即燕子)飞退便知道少女将有大事发生。 注释:六鹢:燕子的别称。退:消失。知:预见。少女机:指少女将要有所作为或有所行动。 同行采樵人,先后不相违。 译文:同去打柴的人们,各自走自己的路互不打扰。 注释:同行
杂兴 抛抛机中梭,婉婉机中淑。 抛抛:指织机上梭子来回运动的样子,这里形容女子的手指灵巧地操作着织机上的梭子。 婉婉:温柔、美好的样子。 机中淑:指织机上的女子。 兰膏媚鬓蝉:用兰草制作的膏涂抹在鬓边,使发鬓显得更加美丽。 兰膏:一种香草制成的膏。 媚鬓蝉:美丽的鬓发像蝉那样柔美。 笋纤润红玉:指女子的手指纤细如笋,皮肤白皙如同润泽的红玉。 笋纤:形容手指纤细。 润红玉:形容肤色红润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