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
【注释】 飋飋:指风声。笼清籁:形容风声如清雅的琴瑟之声。萧萧:形容风吹的声音。翠阴:指树荫,这里指高大树木遮阴之处。向高思尽节:意即向高处思考时,应尽职尽责。从直美虚心:意即顺从正直,保持谦虚的心态。迥砌滋苍藓:意即在高耸的台阶上生长着茂盛的青苔。幽窗伴素琴:意即在静谧的窗户旁边伴随着古琴的旋律演奏。公馀:指公务之余。引步:意为漫步、散步。一径:一条小路。中深:中间深邃。 【赏析】
【注释】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南,长江中游南岸。名胜古迹多。 翠屏:绿树环绕的屏风。 浓岚横入半江青:浓密的雾气笼罩在江面上,仿佛一条条青色的帷幕。 千寻:形容极高的山峰。千寻铁锁,即千丈长的铁索,传说是古代用来拴系江心巨石或巨船的。 无由问:没有办法可以询问。 石壁:指江边的峭壁。 道者形:指道家高人的雕像或遗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西塞山的自然风貌,以及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感慨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宿疏陂驿”是诗的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秋色已染满棠梨树叶一半呈红色;荆州东望一片平空,只有草色在风中摇曳。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水墨丹青,色彩斑斓,意境深远。 “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萧萧古驿中。”诗人因仕途不顺而心情抑郁,在微雨的夜晚,独自来到这荒凉冷清的驿站投宿。“孤宦”即孤独的官宦,“天涯意”指远在边塞、远离朝廷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深秋时节
【注释】 1. 采桑女:指在河边采摘桑叶的女子。 2. 渡水采桑归:指渡过河流去河边采摘桑叶。 3. 蚕老催上机:指蚕老了,要赶快织丝做丝绵,以便养蚕。 4. 札札得盈尺:指用手工缫丝的纺车缫出的丝线又长又粗,有一寸多长。 5. 轻素何人衣:“轻素”是丝质衣服的意思。“何人”是哪里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采桑女回家后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她回到家中后的行为,展现了她的勤劳和智慧
【解析】 “金口步”是诗人的自号,意在表明自己高洁清逸的情怀。“两山斗咽喉”是说两江相汇处,两岸山崖陡峭如门;“群石矗牙齿”,是写群山峻拔挺拔,如同无数利齿;“行客无限怨”是说行者对山势险峻的感叹;“横吞一江水”是说江水浩荡奔流而来,与险峰竞流争先。 【答案】 金口步 两山斗咽喉,群石矗牙齿。行客无限怨,横吞一江水。 译文:两山夹河而立,犹如两扇大铜门,群山耸峙,宛如无数利齿
【注释】 1. 公事公言:公,公平、公正;事,公务。言,说话。地,指土地,喻指地方行政区划。 2. 标名姓必臧:在名字上做文章,一定能够得胜。 3. 江山如得助:国家得到帮助,像山河一样稳固。 4. 谈笑若为妨:“谈笑”指处理政务时轻松愉快的态度,“若为”即“如果”,表示假设。 5. 均赋乡原肃:赋税平均分配,百姓安居乐业。 6. 详刑郡邑康:详细审理案件,使地方安定。 7. 官箴居座右
【注释】 和程刑部三首公会亭:和(hè)是古时的一种文体,即五言律诗。公,对长官的敬称。会,聚会。亭,指亭台建筑。 照影翻窗绮:在亭子里看窗外,映出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 层纹滉额波:水波荡漾如同层层的花纹一般。 丝青迷岸柳:岸边的柳树被轻风吹得如丝般柔顺,仿佛要随风飘舞。 茸绿蘸汀莎:绿色的草地在水边,像蘸了墨水一样。 片雪翘饥鹭:一片雪花在空中飞舞,好像饥饿的鹭鸶翘起头来寻找食物。 孤香卷嫩荷
渡溪 渡溪溪水急,水溅罗衣湿。 日暮犹未归,盈盈水边立。 注释: - 渡溪:指渡过溪流。 - 溪水急:形容溪水的流速快。 - 水溅罗衣湿:衣服被溅起的水淋湿了。 -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 犹:仍然。 - 归:回家。 - 盈盈:形容人站立时身体微微倾斜,像月亮一样明亮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动人的瞬间。首句“渡溪溪水急”便勾勒出了一幅溪流湍急的景象
巴江 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瑟瑟衣,风梭晚来织。 注释: 巴江:指长江,因为李白是四川江陵人,所以称巴江。 带:形容色彩浓淡相间,如烟似雾。 瑟瑟衣:指仙女的衣裳。瑟瑟,形容衣服轻柔、透明。 风梭:比喻微风,像穿梭的梭子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景色与仙女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巴江的水色、仙女的衣物以及微风中纺织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解析】 此诗写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闲适淡泊、超然物外的心境。首两句“一片残阳景”,以残阳映照出一派凄凉景色,烘托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怀;“朦胧淡月中”一句,用月色来渲染氛围,衬托人物的孤寂之情。第三句“兰芽纡嫩紫”,描绘了兰花初放时紫色花蕾的娇美之态,暗含诗人对人生美好的追求;“梨颊抹生红”描写了晚妆女子粉腮上淡淡的胭脂,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向往。第四句“琴阮资清格”,琴和阮是古代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