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注释】 ①内弟:对妻子的兄弟的称呼。 ②惠夷:指东汉末年,曹操曾派大将夏侯惇征讨东吴名将太史慈,兵至永安(今浙江金华),因大雨而退,曹军死伤甚多。孙权命太史慈守城,并派人劝降,太史慈坚决不从。曹操称赞太史慈有信、布、丁、韩(即丁奉﹑丁奉、丁奉、丁固)的胆略和气节,但太史慈说:“我虽愚钝,岂不知曹贼无道,吾受其恩,义不能辱,故遁逃山泽,避其锋芒。” ③也知内弟能相信:也知太史慈能守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①“艺苑开荒”句,是说作者为叶左参题写骚亭的用意,以表达他“独抒己见”的心情。“艺苑”指文坛,“开荒”即开辟创作园地,“岁月劳”,岁月艰难,辛苦劳累。“独抒己见”,独自抒发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无人识”,没有人理解。②“幽兰香芷杂江皋”句,是说诗人在为叶左参题写骚亭的时候,心中所想之景:江边有幽香的兰花、郁郁葱葱的芳草,还有那飘散着香气的香芷
【注释】 兴国寺:即兴国寺,在江西星子县西。 鹅湖山:在江西星子县南。 百年公案:指佛家“如来藏”之说。 真化机:佛经谓“心即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佛法要旨,故称。 【译文】 在星子县城北的兴国寺中,我们谈论了佛经教义; 在星子城南的鹅湖山下,我们讨论了佛法的精义。 百年来佛家的公案如今合而为一,我们终于悟出了佛法的精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李天瑞论道之谈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是明代诗人周瑛的作品,共分为十七首。下面逐一解析每一诗句的意境、关键词及其赏析: 1. 山头日渐上: - 诗句释义:“日”指太阳,“山头日渐上”描绘了山在日出时逐渐显露的景象。 - 关键词及注释: - “日渐上”:表示太阳逐渐升起,暗示时间的流逝。 - “山头”:指山的顶部或最远的部分,常用以象征高处或视野开阔之处。 - 赏析
【注释】 1.吴下:指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王处士:指王羲之,王处士是对他谦称。 2.故知:旧交、朋友。 3.青山:指会稽山。 4.疏雨:稀疏的雨。 5.书碑:刻石记功。 6.赏析:此诗为诗人在会稽拜访友人,见其墓前有题诗,便写诗作答。 【翻译】 车马在阊门路上行走,生前有许多老朋友。 青山映衬着稀疏的雨,有人给墓碑题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会稽拜访友人王徽之,见到他的墓地前有题写的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的理解及赏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的“格式要求”,然后分析理解全诗内容以及情感。 第一句中“里巷”指街巷,“遗德”指吴下的王处士所留下的美德;第二句中“缙绅”指官员;“思旧游”指怀念过去与王处的交往。“思旧游”是全诗的主旨思想。 第三句中“太湖”“春水阔”,点出了地点和时间;“归舟”即归船或归舟之舟,这里指王处士乘坐的船只
诗词原文: 赋分不嫌虫臂小,居官曾笑茧丝非。 六经自有安民术,莫向劳门苦著机。 注释解析: - “赋分不嫌虫臂小”:比喻自己的才能或地位虽小,但有价值。 - “居官曾笑茧丝非”:形容官职虽然不大,但仍能发挥作用。 - “六经自有安民术”:引用《六经》中的内容,强调其内在的治理国家的方法。 - “莫向劳门苦著机”:劝告不要过分劳累,要懂得适时休息。 赏析:
【注】: 1.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即《初发宁国道中作》。2. 树罅天光漏(树缝里透过的天光):指阳光从树叶间的缝隙中透下来。3. 山㘭(nìng):山间低处。4. 遥遥闻犬吠(远远地听见狗吠声):形容远离家乡,行路艰难的情景。5. 无(wú)处寻(qiú):无处寻找。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于途中偶遇一村,因天色已晚,故入村投宿。夜半时分听到犬吠声,于是便起身寻找住处
【注释】 青山绿树:这里泛指家乡的景色。 宦况:官场的情况,处境。 隐趣:隐居的乐趣。 料想:预料,猜想。 西湖:杭州西湖,即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梅花: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官宦生活和隐居生活的不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青山绿树旧时家,宦况何如隐趣赊。”
酬答诗友的酬答 吴地竹简精致如剪,韩颖收集东山美竹。 感谢你赠给我精美礼物,我兴高采烈挥断楚地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