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解析】 1.第一句是说诗人的友人在江边,纷纷地簪着发饰、戴着头巾,一派繁华景象。第二句“东风吹鬓丝”,写春风拂面,使人感到春意盎然,但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注意“鬓丝”)。第三句“春草绿波南浦路”,写春天的景色,点明了季节,同时以“波”字表现水波荡漾的景象。第四句“轻尘细雨渭城诗”,写渭城的春天,轻尘细雨,有如诗中描写的渭城风光,同时用典,渭城指长安。这四句写景抒情
【注释】 百年怀抱:一百年的怀抱。此时开:此时打开胸怀。野酌山歌:边远地区以野酒和山歌为乐。将台:指高高的亭台,供宴饮眺望之用。无期留客醉:没有期限地留客人喝酒直到醉倒。管弦:指乐器声。周雅赋㙜莱:指《诗经》《楚辞》里的《周雅》、《离骚》等作品。㙜莱:一种古代的乐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石阡(今贵州石阡县)时所写。石阡地处偏僻,民风淳朴,作者在此作诗,自然要写出自己的心情。
诗句释义 1 次石阡韵寄兴隆周方伯: 此句意指作者在石阡(今贵州石阡)创作并寄给兴隆的周方伯。 2. 场屋疑名记昔年: 指作者在科举考试中的经历与疑惑,场屋即指考场,"疑名"可能表示对名字的疑惑或不确定。 3. 白头相见两茫然: 描述与周方伯见面时的情景,"白头"指的是年龄的增长,"相见"是指重逢,而“两茫然”表达了一种迷茫、不确定的状态。 4. 权知避处应为福: 暗示了某种选择或决定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他在诗中以梅、竹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清高生活的愿望。下面逐句解析: 第一首:箫鼓声中又此年,客边情况只依前。 注释: 箫鼓声中:指宴会中奏乐的声音。又此年:再次度过一年。客边情况:形容自己身处他乡,处境艰难。只依前:一切照旧,没有什么变化。 第二首:梅癯竹瘦何曾俗,水腻山柔还自妍。 注释: 梅癯竹瘦:形容梅花和竹子的外形,瘦而不俗。水腻山柔
平越晓发麾使林锦与祁石阡同乡忽以酒殽至因相与尽欢石阡有作和韵 满道风霜照此堂,夜来偶尔寄行装。还家有梦应嫌短,听漏无眠却恨长。 注释:道路上的风霜照着这间屋子,夜晚偶然收拾行装。回到家里却做着一个短梦,听着滴水声却睡不着觉,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人为故乡情转剧,酒因好况手频将。风萍聚散原无据,回首云山又夕阳。 注释:因为思念故乡,感情更加浓烈,喝酒时手舞足蹈。风吹浮萍聚散无常,没有什么依据
【注释】 过桃源有怀避秦诸君子:经过桃花源有所怀念。避秦,指避居在晋地。晋,今山西一带,当时是东晋的都城。诸君子,指隐居于此的许多贤人。 知君原不是神仙:知道你原来并不是什么神仙。知君,了解你的人。 避地偶寻山水偏:躲避战乱偶然来到这山清水秀的地方。避地,逃避战争。偏(pian边),偏僻。 世去只闻秦用法:世间已去只有听说秦朝用严刑峻法治理百姓了。 客来方识晋编年:有客人来了才知道晋代有《晋书》
注释: 百尺岩下停诗船,溪声带雨寒溅溅。 百尺岩:形容山高耸入云端。 诗船:诗人的行舟。 溪声带雨寒溅溅:溪水在雨中流淌的声音,冷且清脆。 携壶过江觅村酤,扫叶傍石烹溪鲜。 携壶:携带酒壶。 村酤:指乡村的酒馆。 扫叶:用扫帚拂去树叶。 傍石烹溪鲜:指在岩石旁煮溪水中的鲜鱼。 水云浩荡不成醉,天地寥阔欲登仙。 水云:水面上的雾气和云雾。 成醉:使喝醉。 天地寥阔:形容景色广阔无垠。 欲登仙
入九仙观访黄未轩读丁郡守所寄诗次韵二首 十年不听禁钟声,坐对南山野趣生。 有道也知当世重,无官应觉此身轻。 石台晚啸云归树,仙观夜吟月过城。 文物传中劳去取,几人笔下可全名。 注释: 十年不听禁钟声,坐对南山野趣生。 有道也知当世重,无官应觉此身轻。 【注释】 1. 禁钟声:指宫廷的钟声。 2. 有道也知当世重,无官应觉此身轻。 3. 石台晚啸云归树,仙观夜吟月过城。 4. 文物传中劳去取
【注释】 辰州:今湖南辰溪。道中:旅途中。提学:官名,主管学校和教育。“仲律”是沈仲律的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任辰州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辰州的山水风光,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之情。 首句“辰州道路比褒斜”,以“比”字起笔,点明了自己此次出使辰州的目的,也暗含了自己此行的艰难困苦。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颔联“山鸟尽情啼别树,野棠随分吐幽花”
诗句:新开帅府浪城东,此日登临贺客同。 译文:新开的帅府坐落在浪城的东边,今日我与众多客人一同来到这里。 注释:此句中“帅府”指的是新建的军事指挥中心;“新开”表示刚刚建立,尚未完全建成。“浪城东”则是指帅府的具体位置在浪城的东部。“此日登临贺客同”中的“此日”指的是今天这一天;“登临”意味着登上这个帅府;“贺客同”则是指有很多客人一同前来。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