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道路比褒斜,游子行行无怨嗟。
山鸟尽情啼别树,野棠随分吐幽花。
时平犹结防苗寨,岁晚谁收逃税家。
圣主忧民方侧席,宽书早晚到桑麻。
【注释】
辰州:今湖南辰溪。道中:旅途中。提学:官名,主管学校和教育。“仲律”是沈仲律的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任辰州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辰州的山水风光,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之情。
首句“辰州道路比褒斜”,以“比”字起笔,点明了自己此次出使辰州的目的,也暗含了自己此行的艰难困苦。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颔联“山鸟尽情啼别树,野棠随分吐幽花”,则具体描绘了辰州的自然风貌。在这里,“尽”字用得极妙,既写出鸟儿们自由自在地歌唱,又表现出诗人对这些鸟儿的深深喜爱。而“随分”二字,则又写出了野棠花随风飘落的美丽情景。
颈联“时平犹结防苗寨,岁晚谁收逃税家”,则是对当地民众生活的描写。这里,“时平”指的是战争结束,和平安宁;“防苗寨”则是为了防止盗贼而建立的哨所。而“逃税家”则是那些逃避税收的百姓。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当地民众的生活现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民生的深深关注。
尾联“圣主忧民方侧席,宽书早晚到桑麻”,则是对国家政策的期待和展望。在这里,“圣主”指的是英明的君主;“忧民”则是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担忧;“宽书”则是放宽法律、减轻赋税的政策。而“桑麻”,则是农民种桑养蚕之地。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实施宽松政策,让农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既描绘了辰州的山水风光,又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生的关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