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汸
顾公子邀游清凉寺 清凉的静谧境界远离了烦嚣,淅沥的天花像雨般飘散。 笙磬在云端传来梵音演法,帆樯在江岸上见证了乘潮。 瑶宫贝殿开张于三界的门户,翠辇金舆停留在六朝的遗迹。 更道上方是避暑的最佳处所,一尊美酒正招引着宾客。 译文: 顾公子邀请我游览清凉寺,那里远离尘嚣,静谧而宁和。 淅沥的天花如雨般飘落,仿佛为这片宁静增添了些许诗意。 云间传来笙磬的声音,悠扬而神秘,似乎在诉说着佛教的教义。
【注释】 ①驾谒七陵:指帝王到各地祭祀的七座名山。②法驾:指天子的车驾,因皇帝出行时有仪仗随从,所以称“法驾”。雕舆:指雕饰华丽的车子。③仙原:指神武的原野,即汾阴。黼帐:帝王车驾所乘的车中帷帐,用黑与青两色相间的绣花做成。④金支:指装饰有金色支柱的门楼。羽卫:指门楼上装饰有羽毛的人像。桥山: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北,相传是黄帝葬处。⑤玉碗:指祭器。灵筵:指供设神灵的祭台。隧道通
郡斋秋思 郡斋忽然飘进了秋风,早凋的芳树中梧桐叶落得最早。 在云雾缭绕的高处早看见了雁群飞翔,月色明亮的夜晚愁苦地倾听着峡中猿猴的啼叫声。 红拂女不肯容让有才子,渔父不必劳问大夫。 一自远离朝廷违背了皇上的恩旨,为何还要在江湖上漂泊呢? 注释: ⑴忽漫:飘然,轻轻。⑵芳树:指树木。梧:落叶乔木,又名“青桐”。⑶云际:云层之上。⑷衔恩:受恩。违省闼:离开皇宫。省闼,内廷的门。⑸何辞:有什么借口
【注释】 1. 简蔡孔目羽:此诗作者自号,意为“简州蔡氏之门客羽”。简州,今四川简阳。蔡氏,即蔡襄,当时任成都府学教授。孔目(官名),管理文书的官吏。羽,即苏轼,时任成都太守。 2. 高帝投戈宅玉京:指汉高祖刘邦放弃兵戈,在长安建都。 3. 兹邦定鼎创金城:这里说的“兹”是代词,相当于“这”,指宋朝。“鼎”是指国祚。 4. 钟山总是黄图胜:钟山,即南京的紫金山,山上有钟山寺。“黄图胜”指钟山胜景
诗句解析 1 逶迤仙径礼神君:蜿蜒曲折的神仙之路,用来向神灵行礼。 2. 缥缈三峰锁白云:远处的三座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3. 丹洞桃花春正发:在丹山洞中,桃花盛开,春天的气息最为浓烈。 4. 星坛瑶草岁常芬:在星辰下的祭坛上,长年生长着芬芳的瑶草。 5. 山间炼药人难识:在山中修炼的人难以被外人所理解。 6. 天上吹笙世讵闻:天界的笙声世人难以听闻。 7. 独宿便思成道去
【注释】 1. 故园:家乡。子安兄:诗人的朋友子安,字安兄。相与:相互交往。谈及:谈论。窜逐:贬谪。事:指遭贬谪之事。怅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情沮丧。2. 得罪:获罪,被朝廷治罪。同君:与朋友一起。帝恩:皇帝的恩泽。为邦两地:治理国家的两个地方。各飞翻:各自辗转迁移。3. 楚山正列窗中岫,卫水常流郭外门:楚地的群山在窗外隐约可见,黄河之水从城门外流淌。楚地的群山在窗外隐约可见(“岫”通“秀”)
【注释】王家:指王羲之家族。别业:指王羲之的别墅,在建康(今南京)东郊。帝城隈:皇宫附近的小山冈。仙榜:指晋武帝为太子时,曾令道士于太乐观前立榜,选士为驸马都尉,此榜即指此事。中赐:指晋武帝以“金紫光禄大夫”授张华、张载等。名花:指晋武帝所爱美女贾南风,其姓贾氏,因封为贾后。太液池:即昆明池,位于今北京西苑。金谷里:晋石崇居地,位于洛阳东北。 【赏析】《诸同年邀游徐氏东园》是一首七言律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核炼字能力的一种类型命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答题时要求准确理解词句意思,弄清诗词内容,这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同时注意审题,如本题“发松至京口作”,应是王维《发自洛下朝东京》中的诗句,而此诗是王维在洛阳所作
【注释】 首夏:初夏。二少府:张良、李膺,指两位有才名的官员。赤壁: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长江中流的沙洲。分得坡字:分得“坡”字韵的作品。 【赏析】 《首夏偕张李二少府游赤壁分得坡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绝句。 首四句写景叙事,点明游赤壁的缘起和时间; 五、六两句描写赤壁景色,写诗人所见所闻; 后四句抒发感慨,写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全诗语言平易朴素,意境开阔雄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及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此诗首联写景,诗人登上虎丘山,放眼望去,青山翠竹环绕,景色宜人;颔联写听觉,珠林树色含云缀,香涧泉声杂雨飘;颈联写视觉,鸟戏春光啼处尽,僧逢尘想坐来销;尾联写想象,共言招隐堪开社,也学翻经懒入朝。 【答案】 译文:登上虎丘山,远望四周,山外青山几里遥。小船轻摇荡过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