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同君承帝恩,为邦两地各飞翻。
楚山正列窗中岫,卫水常流郭外门。
静对棠阴思棣树,遥凭雁序望鸰原。
今日相逢倍相忆,此生堪叹不堪言。

【注释】

  1. 故园:家乡。子安兄:诗人的朋友子安,字安兄。相与:相互交往。谈及:谈论。窜逐:贬谪。事:指遭贬谪之事。怅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情沮丧。2. 得罪:获罪,被朝廷治罪。同君:与朋友一起。帝恩:皇帝的恩泽。为邦两地:治理国家的两个地方。各飞翻:各自辗转迁移。3. 楚山正列窗中岫,卫水常流郭外门:楚地的群山在窗外隐约可见,黄河之水从城门外流淌。楚地的群山在窗外隐约可见(“岫”通“秀”),而卫水在城外潺潺流淌(“郭”通“ outer”。4. 静对:静静地面对。棠阴:棠树的树荫。思棣(dī)树:思念棣华树,即棠梨树,因棠梨树果实可食,故常用以象征兄弟情深。5. 雁序:鸿雁的行列,借指书信,表示怀念之情。鸰原:即“鸰原”,指兄弟分别之地,这里代指故乡。6. 今日相逢倍相忆,此生堪叹不堪言:今天能够重逢,更让人怀念不已。然而我此生已尽,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悲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友人子安遭贬后,作者写来的一首送别诗。前四句描写了当时贬谪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和子安共同遭受的不幸;五、六句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眷念和对子安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此时悲愁的心情。
    首联起笔不凡,直抒胸臆。“得罪”“承帝恩”三字写出了自己的遭际。“为邦两地”表明自己身负重任,身处两地,不能不使诗人感到痛心。“各飞翻”则进一步表明了自己处境的孤孑无援,只能自顾自地飘泊转徙。这一联既点明了题意,又渲染了一种凄苦的气氛,使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颔联上句写自己的处境,下句则由己推人,把子安也写进去了。“楚山”两句是说,自己虽在楚地,但心中时时惦记着卫水之滨的子安。这两句写得很有层次感。开始时,作者还在想着远离自己的楚地;后来,作者却想到了卫水的边塞,足见思念的程度已至何等地步。这两句不仅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厚谊,而且从侧面烘托出自己当时的处境。
    颈联是全诗的重点部分。前一句“静对”二字,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棠阴”一词,则又使这种感情带上了一层温馨的色彩,仿佛诗人正静静地对着棠树的树荫,回忆着往日的美好时光。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光毕竟已成过去,只能在梦中寻觅,因此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发出了“遥凭雁序望鸰原”的句子。这里的“雁序”是指鸿雁成行排成队列,而“鸰原”则是比喻兄弟离别之地。这两句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当时的思念之情,又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子安的牵挂之心。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今日相逢倍相忆”一句,既是对前面各联的概括总结,又是对全诗主旨的强调和升华。它表明了诗人虽然已经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但心中的思念之情却从未有过任何改变。而最后一句“此生堪叹不堪言”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细腻真挚,是一篇很好的送别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