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语言特色的把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与作者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是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即先解释诗句的意思,再翻译为现代汉语,最后分析诗歌的情感和写作特点。注意重点字词的理解。 【答案】 锁院深沉秋气中,德星今夜聚群公。 清怜月色能留鉴,香泄花枝欲待风。 静觉涛生枚发就,回惊年少猎心雄。 亦知龙颔先探取,不遣骊碔落海东。 译文:
【诗句释义】 江县:指浙江温州。禅林:指寺院中的修行场所,也指佛教的寺院。趺坐:盘腿端坐。啼莺:形容春日里的鸣叫声。离尊:指离开酒杯。秉烛:手执蜡烛。流连醉:沉醉其中不愿离去。归棹:指归船。乘潮信宿轻:乘着潮水的信使,在夜幕降临时乘船返回。阁内啸闻刘越石,郡中吟忆谢宣城:在佛阁里听到刘越石(刘裕)的声音,在郡中吟咏思念谢宣城(谢朓)。相思忽漫秋风起,南雁来时一寄情:相思之情忽然随着秋风而起
诗句:同是西京作赋群,省中年少特推君。 译文:我们都是在京城西郊为赋而聚集的文人,在这群人之中,你特别受年轻人的喜爱和推崇。 赏析: 本首诗通过描绘皇甫汸与王维桢在京城西郊共同写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年轻才华的赞美。诗中的“同是西京作赋群”指的是两人都在京城西郊为赋而聚集,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氛围。而“省中年少特推君”则进一步强调了王维桢在年轻人中的卓越地位。皇甫汸通过这样的描写
雁宕 千山行入雁山中,犹道仙源路未通。 钟落风涛知近海,衣生云雾若凌空。 奇峰指点凭僧话,幽壑攀跻只鸟同。 别向龙湫访飞瀑,一林晴雨石梁东。 【注释】 雁荡:在浙江省温州市东南部瓯江口外。因山上有成群的雁鸟栖息而得名。 千山:指雁荡山。 仙源: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雁荡山中的名胜古迹。 钟:寺庙的钟。 落:敲击。 知:知道。 衣生雾云若凌空:衣袍上生出云雾,好似凌驾于高空之上。 奇峰:奇峰险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焕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朝的祝福和对其归来后可能面临的困境的忧虑。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送沈禹文还朝(第一句) 故乡乱后惜离群,倚棹江边一送君。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在乱世中与朋友分别的不舍。“故乡乱后”指的是战乱之后,故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惜离群”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遗憾。“倚棹江边一送君”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画面,诗人站在江边
诗句:云林路断信溪声,天柱峰前落照明。 译文:云雾缭绕的森林道路被阻断了,只能听到信溪的声音。天柱峰前,山峦间灯火辉煌,如同星辰降落。 1. 注释与赏析: - 云林路断:形容山路崎岖或云雾笼罩,难以通行。 - 信溪声:指小溪潺潺流水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天柱峰前:指的是山峰险峻,如同擎天一柱。 - 落照明:描绘灯光闪烁,犹如星星点点,增添了夜晚的神秘和美丽。 2.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风格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注释和题目进行具体分析。 “千里相逢在阖闾,坐谈长铗气凌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千里之外偶然相逢,我们在阖闾相遇,坐着聊天,我(卢次楠)的气魄凌厉如空谷长风。“合庐”是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的都城,这里泛指吴地。“长铗”,宝剑名。《史记.刺客列传》载聂政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
【注释】 虎丘:在苏州市西,有虎丘塔。为游览胜地。 麟阁:汉代建有麒麟阁,用以藏画功臣画像,后借指画功臣画像的屏风或画像。 子夜吴歌:古代歌曲名,属吴声曲。 陈琳:三国魏人,字孔璋,文采斐然,官至五官中郎将,因被袁绍所谗,下狱死。 燕然: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爱山北。东汉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曾派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昭君自请上燕然山,刻石记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赵司空之作
三塔寺 唐朝敕令建造于苍山里,石壁晴岚守护法轮。 树冷阴崖常带雪,花深幽径不凋春。 灯联宝塔传三昧,香拂铢衣断六尘。 西竺本来开教地,叶榆流处是洹津。 注释: 1. 三塔寺: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著名古刹,建于唐朝,因供奉三座佛塔而得名。 2. 敕令: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这里指唐代皇帝下令建造三塔寺。 3. 石壁晴岚护法轮:形容三塔寺周围岩石的险峻和山峰的壮丽,以及云雾缭绕的景象。 4.
君从阙下解龟还,余亦长辞金马关。 散职已除朝籍里,虚名犹诖党人间。 才疏晞世应成拙,年少怀居未是闲。 闻道陵阳多桂树,相思何日得相攀。 注释: - 君从阙下解龟还:你从朝廷(阙下)解去(龟)回来。阙下,古代宫殿、官署等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建筑物,皇帝所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朝廷。 - 余亦长辞金马关:我也要离开金马关了。金马关,地名,汉代置,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这里指长安(今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