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敕寺苍山里,石壁晴岚护法轮。
树冷阴崖常带雪,花深幽径不凋春。
灯联宝塔传三昧,香拂铢衣断六尘。
西竺本来开教地,叶榆流处是洹津。

三塔寺

唐朝敕令建造于苍山里,石壁晴岚守护法轮。

树冷阴崖常带雪,花深幽径不凋春。

灯联宝塔传三昧,香拂铢衣断六尘。

西竺本来开教地,叶榆流处是洹津。

注释:

  1. 三塔寺: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著名古刹,建于唐朝,因供奉三座佛塔而得名。
  2. 敕令: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这里指唐代皇帝下令建造三塔寺。
  3. 石壁晴岚护法轮:形容三塔寺周围岩石的险峻和山峰的壮丽,以及云雾缭绕的景象。
  4. 树冷阴崖常带雪:描述了三塔寺周围的树木在寒冷的阴雨天气下常被雪花覆盖的景象。
  5. 花深幽径不凋春:描绘了寺庙深处的花丛中,春天的气息依然浓郁,花朵绽放而不衰败的景象。
  6. 灯联宝塔传三昧:指寺庙中的灯笼和佛像,它们象征着佛教的教义和智慧。
  7. 香拂铢衣断六尘:描述了僧人在点燃香火时,其衣物上散发出的香气可以净化心灵,远离世俗烦恼的场景。
  8. 西竺本来开教地:指三塔寺自古以来就是佛教文化传播和教育的中心。
  9. 叶榆流处是洹津:叶榆是指大理州的一个地名,流处则暗示着水流之地,洹津则是河流的名字。这句话可能指的是三塔寺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或者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塔寺的壮丽景色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首句“唐朝敕造苍山里”点明了三塔寺的历史和地位;接着以“石壁晴岚护法轮”形象地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佛教氛围;“树冷阴崖常带雪,花深幽径不凋春”则通过对树木和花朵的描述,传达了寺庙的宁静和美丽;“灯联宝塔传三昧,香拂铢衣断六尘”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教教义在寺庙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的赞美;最后一句“西竺本来开教地”则再次强调了三塔寺作为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描绘寺庙美景和佛教文化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