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山居兴自宽,厌闻海上有波澜。
蛩鸣北户秋声起,鹊守南枝夜影安。
老至相如犹抱病,归来陶令已辞官。
点苍山色浑能记,欲乞丹青作障看。

【注释】

简文帝(即梁武帝),字世达,小名练儿。他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儿子。武帝晚年,他常与王公大臣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赋,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他写的《感遇》诗,有“寂寞山居兴自宽”、“厌闻海上有波澜”等句。

厌:厌烦。

蛩(qióng)鸣:蟋蟀的鸣叫。

北户:指北面的窗户。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司马相如初为汉孝武帝所任用,后因遭忌而免职家居。陶潜,东晋时著名的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当官而归隐田园。

抱病:患病在身。

丹青:绘画用的颜料和笔,这里借指绘画。障:屏风。

【译文】

简文帝等待诏命,

我独自在山林中安下心来,

厌倦了海上波涛汹涌的惊涛骇浪。

夜深了,蟋蟀在北窗外啼叫,

月亮下的鹊儿守在南枝上安然无恙。

到了老来,像司马相如那样,我仍然身带病患,

回家后,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归隐。

那苍翠的点苍山色,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想乞求丹青画师,为我绘制一幅美丽的山水屏障。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写作者在朝廷待诏期间,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抒发对官场生活厌倦之情。全诗以简文帝待诏为题,从自己身处朝廷却厌倦红尘的角度落笔。开头两句写自己独处山间,心情舒畅;第三、四句写自己虽已年迈体弱,仍像司马相如那样身怀病患,归隐陶潜一样辞去官职归隐山野。最后两句说自己虽然身居山野,但心中依然记挂着朝廷中的山水画,想要画出它来欣赏。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自己在朝廷中待诏的心境,后半部分则写自己在山中隐居生活的闲适,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向往自然的情怀。

此诗的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