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
【注】: 1. 木脱山:在今广西田林县。2. 高怀:高洁的胸怀。3. 梧江:今广东郁南县梧州市。4. 莲社:佛家净土宗的寺院。碧云:佛教用语,指佛国净土中的一片云彩。5. 和诗金马侧:指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赋得锦字酬佳句”句。6. 应自问同声:指自己与杜甫有共同的志向和理想。7. 五城:长安。8. 同声:志趣相同或相投合的人。9. 应:表推测的语气副词。 【赏析】:
注释: - 海国春无旱,连春旱不任。 - “海国”:大海之国,这里指远离大陆的地方。 - “春无旱”:春天不应有干旱。 - “连春旱不任”:连续的春雨无法满足。 - 举天云汉咏,匝地桔槔心。 - “举天”:抬头仰望天空,形容云彩高挂。 - “云汉咏”:在天上歌唱,这里指云彩在天上飘浮的样子。 - “匝地桔槔心”:地面上的井架都显得空荡荡的。 - “桔槔”:一种农具,用来汲水的工具。 -
智海修六若惺三上人过访同赋得风雨亦来过 独坐千林色,堂虚小景偏。 冲泥今雨兴,剪烛故人缘。 是否龙听法,依稀鸟弄烟。 注释: - 独坐千林色:独自坐在树林中,感受着千树的颜色和气息。 - 堂虚小景偏:大厅空旷而显得格外宁静,小景更加突出。 - 冲泥今雨兴:今天下着大雨,仿佛可以冲刷掉一切。 - 剪烛故人缘:用蜡烛照明,是因为怀念老朋友的缘故。 - 是否龙听法:是否听到如同龙的吟唱般的佛经? -
澹荡 清晨梳理头发,梳妆得十分清丽,镜中倩影,我不禁意绪茫然。 残酒尚可续饮,疏花也自感凄凉。 濡笔真个如神手,晒腹定是顽仙郎。 澹荡人生真自在,又一年山中独长。 译文: 清晨时分,我正在梳理着头发,想要让自己更加美丽。然而,当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时,我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茫然和空虚。 我喝下这杯酒,虽然它已经有些微醺,但是仍然可以让我续上一杯。而那些稀疏的花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注释】 “禁侍”指翰林院学士,因在皇帝身边供职而得名。“吾乡”即家乡。“贺世仪”,指科举考试及第后,朝廷赐予的“进士及第”的喜帖。“殷大礼”指皇帝举行隆重仪式。“赴清时”指去朝廷任职。“班阶”,指翰林院官衔。“风云殿柱”,指宫殿建筑中的柱子上所绘的龙凤等吉祥物。“弹冠”是古人的一种礼节动作,即将官帽整理好,表示准备做官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其作用,考核诗词情感的把握,考核句子语言的赏析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夏阁兀平林,清谈白昼深”,夏日炎炎,高阁独立于平林之旁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菩提坛纳凉 - 注释:在菩提树下的佛坛上享受夏日的清凉。 2. 百年偕净侣 - 注释:百年的伴侣,即夫妻或情侣,在这里指代那些共度长年的人。 3. 三伏辟红尘 - 注释:三伏天(农历六月至八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里用来形容炎热的夏天。 4. 即此袈裟地 - 注释:这里的袈裟是指僧人所穿的法服,用来表达修行者的生活状态。 5. 谁为褦襶人 - 注释
注释: 1. 北望台:指位于北方的观景台,常被用来观望远处的风景或思考。 2. 台端夹双柳:台的两端分别夹着两棵柳树。 3. 冉冉为成阴:逐渐形成浓密的树荫,形容树木生长茂盛。 4. 佳月能无碍:美好的月光不会受到阻碍。 5. 闲轩时独临:闲暇时我经常独自来到这个小亭子中欣赏风景。 6. 冠裳明主意:这里用“冠裳”比喻朝廷服饰,意指天子之意(皇帝的意思)。 7. 枹鼓故园心
下面是对《闺词四十首 其一 澹妆》逐句的释义: - 堕马新妆碧玉簪:“堕马”,古时女子出阁,因喜事而骑马,称为“堕马”。此处指新婚之喜。新妆,意味着新娘刚完成婚礼的妆容。碧玉簪,古代妇女常用的发饰之一,以玉石为材料,形状优美且富有象征意义。 - 秾华未便称幽襟:“秾华”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容貌或事物。此处可能指新娘的美貌非常出众,但不足以完全展现她的内心怀袖。幽襟,意指含蓄、深沉的内心世界。 -
诗句原文: 緰袜罗滕子细裁,金铃不响莤裙开。 微尘只向波心觅,枉费陈王八斗才。 注释与赏析: - 緰袜罗滕子细裁:描述了女子的装扮,袜子和裙子都是精细地裁剪而成。 - 金铃不响莤裙开:意味着虽然佩戴了精美的装饰品(金铃),但裙子并未因此发出声响。可能象征着外表的华丽而内心缺乏相应的情感表达。 - 微尘只向波心觅:这里使用“微尘”比喻微小的存在或微不足道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