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诗句释义 1 “送伍举人舜广” - 这句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伍举人是被送者的名字。舜广可能是指他的姓氏或别名。 2. “颙颙文采下蟾宫” - 这句话描述的是伍举人具有出众的文学才华和外表魅力。"颙颙"形容其仪表堂堂、气质非凡;"文采"则突出了他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下蟾宫"则暗指他能有卓越的成就,如同月宫中的人物一般杰出。 3. “步历青云路几重” -
松鹤图 松老巢空日半矄,碧山高绝鹤成群。 三分浮雪凝珠树,一片飞琼隔彩云。 阴涧长鸣双子和,晴皋孤唳九天闻。 平生毛羽皆清白,不带蓬栖野雉纹。 注释: 1. 松老巢空日半矄:形容松树老了,鸟巢也空了,只剩下一半的阳光照射在松树上。 2. 碧山高绝鹤成群:形容山峰绿翠欲滴,高远而陡峭;一群仙鹤栖息其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3. 三分浮雪凝珠树:形容雪花飘落在树木上,宛如珍珠般晶莹剔透。 4.
这首诗的译文是: 残灯映照的身影,独自倚在窗前犹豫。潇潇洒洒的声音中,泪珠滴落。夜深人静时,我一人躺在床上,池塘边春天的草已不再有。风吹落了败叶,悲戚地叹息着,水涨平沙,胆怯的雁群孤零零地飞过。突然想起彭城和李膺对床夜谈的情景,不胜清苦的长吁短叹。 注释: 残灯:微弱的灯光。潇飒:风声萧瑟。衾枕:被和枕头。荆:一种草名,这里指枯败、衰败。彭城:即彭泽,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对床:同床共榻
沧洲清趣卷 竹篱茅屋住沧洲,风景宜人岁序幽。 水漫鱼梁穿笱下,雨漂凫藻近窗流。 歌声夜落秦淮月,诗景凉通楚泽秋。 清浊浮沉总如许,晚将心事托虚舟。 注释: 1. 沧洲清趣卷:沧洲,即沧洲,指江南地区的水乡。清趣,清新的情趣。卷,这里指的是诗作。 2. 竹篱茅屋住沧洲,风景宜人岁序幽:竹篱茅屋,简陋的房屋是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而成。沧洲,泛指江南地区。岁序,一年的四季。幽,幽静。 3.
诗句释义 1 “富贵功名淡欲忌”: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薄态度,不愿过分追求。 2. “幽居无恙乐时康”:表示在隐居生活中,作者感到快乐和安宁。 3. “豳风世远茅绹在”:提到“诗经·豳风》中的茅草屋依然存在,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4. “莘野人非畎亩长”:表明虽然身处农田,但并非耕作之人,而是以其他方式生活的人。 5. “白鸟近畦苗合秀”:描述白鸟靠近菜畦飞翔,苗儿长得非常茂盛。 6.
诗句: 元朝元夕喜相催,吴水吴山淑气回。 译文: 元朝的元宵节喜庆氛围让人心醉,吴地的山水在节日中显得更加温婉和煦。 注释: 1. 元朝:中国的朝代,是历史上继宋朝后的一个朝代。2. 元夕: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日的夜晚,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3. 吴水吴山:指代吴地的水系和山脉,泛指江南地区。4. 淑气回:形容景色美好,给人一种温柔舒适的感觉。5. 周佥宪
【注】 阅遍(yù bù):遍观,遍览。 江湖:泛指江河湖海之间。 疑从单父城边见:疑是从单父城边看到你。 黄发年中知老大:黄发,指老人的头发由黑变白。年中,中年。老大,年纪大。 白衣丛里识公侯:“白衣”指平民百姓,“公侯”指显贵。在平民之中能识别出显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朋友的赠诗。诗中赞扬这位朋友学识高深,胸怀坦荡,志向远大,并表达了对他即将到来的秋日的期待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徐元玉在欣赏友人的莲塘胜景后的感慨之作。以下是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1. 十里红芳载酒行,兴来谁复顾阴晴。 - “十里红芳”描述的是莲塘四周繁花似锦的景象,色彩鲜艳如红色的花朵。“载酒行”意味着带着美酒一同行走。“兴来谁复顾阴晴”,表达了作者在美景中的愉悦心情,以至于忘记了天气的变化,只专注于眼前的美景与乐趣。这里的“兴来”
【注释】 和于景瞻王瑞之岁暮述怀兼咏梅竹二作因以见彼此之情 其一 天时人事渐阑残,蓬户萧疏海邑寒。 世路亡羊先自息,清琴别鹤更谁弹。 青山有地堪投老,白发无人可遣安。 岁晚西湖歌舞歇,暂应容把钓鱼竿。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友情的感慨以及归隐的愿望。 第一首,写诗人对人生、友情的感慨。开头两句“天时人事渐阑残,蓬户萧疏海邑寒”,诗人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已非
甲寅二月晦日雨霁会饮朱彦明庄上 林梢曙色映朝霞,沙净春堤步落花。 负郭有田清世业,高居无事野人家。 檐空剩插清明柳,山近先烹谷雨茶。 不是青春壮游处,暂随歌舞乐年华。 注释: 1. 甲寅:古代纪年法,即干支纪年的一种。此处指公元1424年,是作者在弘治七年(1494)之后,于正德五年(1509)之前的时间。 2. 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又称除夕、月晦。 3. 霁:雨停了。 4. 会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