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滨行和韵奉答藩臬诸僚友 我借酒章江送还家,翠屏西边远望大龙湾。 竹枝细嚼多美味,梓里闲寻尽好山。 鸳鸯夫妇双双归锁住,鹤群生死在松关。 荔枝和芦橘难以带回家,相思之情满目都是斑。 注释: 1. 我借酒章江送还家:借用酒来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把家乡比作家。 2. 翠屏西望大龙湾:用“翠屏”形容美丽的风景,“大龙湾”是地名,这里指代家乡的美丽景色。 3. 竹枝细嚼多佳炙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主要用理解性默写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属于理解性默写的一种,所以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重点词语的书写。 【答案】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行止无端体本虚,今人尚论古谁如? 注释:行走和停留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本质是虚无的。现在的人还在争论古代的事情谁能比得上。 2. 独缘腰懒回三径,敢冒贤名学二疏? 注释:只是因为身体懒散不想回到那三间小路上,我敢于冒着有名望的名声去学习《二疏》。 3. 晚雨四山归鸟雀,独流千顷混龙鱼。 注释:傍晚时下起了雨,四周的山峦上归巢的鸟儿和雀鸟,而只有我的一江水在流动
【注】1)“剑江西上”指剑门山在四川剑阁县西北,为入川门户。2)“橘实”是说种橘的树结了果。3)“梅关”即古梅岭关,在广东韶关北,与湖南桂东县交界处。 【赏析】此诗作于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诗人任荆湖北路安抚使,在荆南府治(今湖北江陵)时,有感于春天来临,春光明媚,故作此诗奉答藩臬诸僚友相和之韵。 首联写客舟还乡,剑门山水回旋往复。颔联写登高招鹤、云入旧山的胜景。颈联抒述栽橘、度梅之志
席上答钟海月 林下歌谣逐日新,君家犹有酒通神。 一天凉气解醒后,四座秋声催赋频。 松径扫风馀落叶,郊居临水断飞尘。 独嫌青女匀颜色,幻出芙蓉八面春。 注释: 1. 林下歌谣逐日新:在林中唱歌,随着时间的流逝(新)而变得更加悦耳动人。 2. 君家犹有酒通神:你的家中依然有着能够让人沉醉的美酒(通神),仿佛能与神灵沟通。 3. 一天凉气解醒后:一阵清凉的秋风驱散了夏日的酷热,让清醒的头脑更加清醒。
偶山卷为九江曾州守题 海上寻名识偶山,森森玉立万山环。 九江日出双螺黛,百镬烟分两灶丹。 莲社酒香初入会,隐岩松老正归闲。 西州去日多遗爱,莫遣春风又启关。 【注释】 ①偶山:山名。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南。 ②海上:泛指江海之间。 ③寻名识偶山:寻找名字而识记偶山(即庐山)。 ④森森玉立:形容山峰高耸挺拔如玉立。 ⑤双螺黛:指日出时,阳光映照水面形成的螺旋形的波纹状。 ⑥百镬烟分两灶丹:形容烟雾弥漫
诗句:世家姑射雪冰清,岁岁鹅山举寿觥。 译文:家族世代都是高尚纯洁的人,每年都会到鹅山举行宴会庆祝长寿。 注释:世家姑射雪冰清,指家族世代都保持高尚纯洁的品行。岁岁鹅山举寿觥,每年都会到鹅山举行酒宴庆祝长辈的长寿。 赏析:这首诗是区越在《题云卧轩寿卷》中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家族世代保持高尚纯洁的品行,每年都会到鹅山举行酒宴庆祝长辈的长寿。这种对家族传统的传承和尊重
诗句解释与赏析: 节寿卷贺钟 - 注释: 这里指的是一种庆祝生日的方式,即在寿者的生日时,亲友们会聚在一起,共同庆祝并祝福。“钟”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 粤江母八十一 - 注释: 粤江母指的可能是作者的母亲。八十一岁是一个人进入老年的标志,通常也是值得庆祝的年龄。 义高钟母真陶母 - 译文: 您(我)认为您母亲像真正的陶瓷一样,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内心坚韧。 -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眼中谁劣更谁优,只有倥侗一境幽。 - 眼中何物劣何优? 这里用“眼中”比喻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劣”和“优”分别指的是平庸和卓越。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出,在人们看来,有的人可能表现得平庸(劣),但另一些人可能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优)。 - 只有倥侗一境幽。 “倥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不显山露水的低调或隐居的生活状态
荣寿堂赠陈邦衡茂才 司徒当路满才名,益羡宜家有令声。 直念柏舟头到白,每看褒敕泪先零。 舞风莫惜斑斓绉,爱日休教禄养轻。 荣寿未涯君不见,母全贞淑子宁馨。 注释: 1. 司徒当路满才名:指陈邦衡的才能和名声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同一个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的人一样。 2. 益羡宜家有令声:更加羡慕他有一个如此出色的家庭,他的家族声誉良好。 3. 直念柏舟头到白:直念,直抒胸臆;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