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注释】 元升侄:元升是作者的侄子。饶庠(jiǎo):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西郊望雨(yǔ):即西江之畔。 鄱阳:古县名,位于今江西省北部。 棹(zhào):船桨。 官况(kāng):官职。 贫薄:贫穷。 风埃:指尘土,比喻旅途的艰辛。 衣冠接遇:指受到官员的接见和赏识。 异才:特殊的才能。 老大(lǎo dào)尚余(yú):年岁大了还保持着年轻时的兴致和爱好。 夜窗谈话:晚上窗下聊天。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欲雨不雨岁云暮(译文:想要下雨却没有下雨,天空中乌云密布。) - 关键词:欲、雨、岁、云 - 注释:本句描绘了一幅天空阴沉、没有下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无奈与期待。 - 赏析:此句通过天气的变化,引出了诗人对新年的期待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平原文学惜同门,誉望堂堂众所轩。 乡里赋归惊老大,江山同色动寒暄。 白莲社里多耆旧,近体诗中有格言。 见说君家梅又发,小园何处更开尊。 注释:1. 平原文学:指唐代诗人杜甫。2. 同门:指杜甫与李白的诗友关系。3. 誉望堂堂:形容声望很高。4. 乡里赋归:指在家乡赋诗。5. 惊老大:惊讶岁月易逝。6. 江山同色:比喻景色相似。7. 白莲社: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所。8. 耆旧
离别情深 远送烦君载酒卮,离情难系柳垂丝。 歌翻郢曲君须和,潮落西南舟更移。 岂惜三朝身向老,回思五十事多非。 芰荷亦种东池满,未许山人尽制衣。 注释: - 远送:远远地送别。 - 烦君:麻烦您,表示敬意。载酒卮(zhī):携带着酒器,指携带酒食以示款待。 - 离情:离别的情感。难系:难以割舍或牵挂。柳垂丝:形容柳枝随风摇曳,比喻离别之情依依不舍。 - 歌翻:歌词被重新创作。郢曲
注释: 万卷藏书岂屡空,三槐种德愧三公。只图举目山泉见,不为抬头结构雄。 大厦万间须远志,重茅几处受颠风。为家为国无穷事,静几明窗早责躬。 译文: 万卷书岂能多次被闲置,种下三槐之德愧对三公。只求抬头看到山泉,不想抬头看到壮丽的建筑。 大厦万间需要有远大的志向,重茅之处要承受风吹雨打。为了国家为了家庭有无数的事情,早早地在明亮的窗户前反省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晋儿的新居落成的贺信
诗句解析 1. 章水滔滔日夜东,西山西去又千重。 - 注释: 章水,即长江,这里指的是长江水流汹涌,昼夜不息向东流去。西山西去,指诗人离开故土向西行进。千重,形容道路或距离之遥远。 - 赏析: 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宏大的长江画面,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的哀愁。 2. 美人送我出南浦,舟子啸天来北风。 - 注释: 美人,此处指朋友或同伴,送别之意浓厚。南浦,古时河流入海口附近的小洲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沙头酒尽我当还,又载茶炉送几湾。 剑气旧曾看北斗,樗材何敢忘青山。 生来本带渔樵相,老至才分梦觉关。 青眼故人天上客,依依犹共惜黎斑。 译文: 在海边行走时和韵奉答藩臬诸僚友, 沙地上喝完了酒我应该回家,又带着茶炉送走了几湾。 曾经看过剑气在北斗星中闪烁,我怎能忘记青山呢? 从小生活在渔樵之间,到了晚年才懂得梦醒时分的滋味。 老朋友啊就像天上飘浮的客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元日(即新年)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久于城市厌尘纷,不觉春随岁共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久于城市厌尘纷"意味着诗人长时间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到厌烦和纷乱。"不觉春随岁共臻"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是如此自然,以至于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到来。 已殿一家蓝尾酒,又酣千里洞庭春。
谷旦 郊原春事日骎骎,风雨休疑谷日阴。 老屋偏歌愁巨浸,午窗寒战独长吟。 饥羸满地谁低顾,逋负如山盗更侵。 星使奉行宽大诏,早还耕作莫春深。 注释:谷旦:古代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为谷旦,即月朔;或指每月初一为谷旦,即月朔。这里指初五日,即农历正月十五。郊原:郊外原野。骎骎(qīn):形容事物发展迅速的样子。风雨休疑谷日阴:风雨交加,但天气晴朗,不以为阴。偏:独自,单独。长吟:长时间吟咏。 赏析
盛世车书统一家,岛□何处送皇华。 萱庭驻节添春酒,林邑占星到海涯。 万里寰瀛看点笔,一床图籍快归槎。 扶云披雾还相待,莫遣蛮霜拂剑花。 注释: 盛世 - 指国家太平的时代。 车书- 指车轨和书信,泛指全国。 岛□- 今海南省的海南岛。 萱庭- 指母亲的卧室,萱草是母亲的象征。 驻节- 暂住、停留之意。 春酒- 春天的美酒。 林邑-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 寰瀛- 指天下。 点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