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诗句释义与注释: - 血涴中原草不芳,幽花山上独飘香。 - “血涴中原”指的是在历史上遭受战乱和侵略的中原大地,这里的“血”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而“草不芳”则表达了一种衰败、凋敝的景象,意味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机已经消逝殆尽。 - “幽花山上独飘香”则是指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一些花朵独自绽放,它们的美丽和香气成为了一种慰藉和希望的象征。 - 倚风一笑青春过,只把深心答太阳。 -
注释:我多次寻找老师叩问竹门,偶然站立就见到了天意。春天的山峦在云雾中隐隐约约,湖水清澈涓涓细流,白鸟飞来飞去。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写给陈省之的一首送别诗。首联“几度寻师叩竹扉,等闲却立见天机”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诗人多次拜访老师,叩问竹门,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诲和指导。当他偶然站在门前时,竟然感受到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这是大自然的智慧,也是老师传授给他的。颔联“春山杳杳浮云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五言律诗,描绘了深院中的景色和气氛。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 第二句:“华萼联辉锦不如。”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庭院中的花木非常美丽,但它们无法与皇宫中的锦绣相比。这里的“华萼”指的是华丽的花朵和树叶,而“锦”则是指华丽的布料。整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庭院里的花木美丽无比,但它们却无法与皇宫中的锦绣相媲美。 - 第三句:“见说玉皇新下令,清霜不许到前除。” 这句诗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泰和萧鹏举为棣华亭所作。 花迟花早自相依,积雪初融日影微。 “花迟花早”指的是花开的时间不同,而“自相依”则描绘了花朵之间相互依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中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爱。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徽轸有诗听未彻,鹡鸰枝上一双飞。 “徽轸”指的是徽州的乐器,这里用来象征音乐之美;“有诗听未彻”则表示虽然听到了美妙的音乐,但尚未完全领会其深意。而“鹡鸰一枝上一双飞”
【注释】 江水:指流经江边的河流。江蒲:指河中的水草,这里借指江中的芦苇。 山云:指山上的云雾。山树:指山上的树木。 青春:指美好的时光,这里借指青年时期。 骑驴客:指骑着驴赶路的人。 鸟啼:指鸟儿的叫声。花乱开:形容花儿盛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山时写的题画诗。诗人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视之情。 首句“江水江蒲随路转”,描绘了一幅江边的风景图。江水潺潺
【注释】 麒麟阁:汉代图画功臣的图画。几度:几次。何人重赋我心忧:谁能再次为我写诗抒发我的忧愁和悲哀? 词章谩似机中锦:我的诗文像织机里的锦绣,虽然美丽但终究不能持久。身世空如水上沤:我的一生就像水面上的浮萍,随风飘荡不定,最终消失。淳风接武独严州:只有严州的淳熙(刘允文)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这种纯正的风气。昔人曾挹慈湖水:过去的人们曾经汲取过慈湖之水的清流。倾泻桐江浩荡流
昨夜熏风放好花,朱帘碧槛玉人家。 世间炎热难开眼,且向中宵挹露华。 注释:薰风,指和煦的春风;放,开放;朱帘碧槛,形容庭院的装饰华丽,用红色的门帘和绿色的栏杆来装饰;玉人,指美丽的女子;开眼,睁大眼睛看;挹,斟取、舀取;中宵,指深夜;露华,指露珠。整句诗的意思是:昨夜春风拂面带来了盛开的花朵,红色的门帘和绿色的栏杆映衬着华丽的庭院。在世间如此炎热的时候,实在难以睁大眼睛去观赏
白云滚滚扶山起,碧藓离离着地匀。 赴陇鹤书天外远,草庐空老读书人。 注释: ①“白云”句:描绘了一幅云彩翻滚、山峰耸立的画面。 ②“碧藓”句:描写了地面上的苔藓绿意盎然,如同绿色的地毯一样铺满大地。 ③“赴陇”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隐居生活。 ④“草庐”句:描绘了作者自己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赏析:
【注释】 棣华亭:即“棣萼楼”,在今江苏扬州。萧鹏举:字子高,唐代诗人,官至中书舍人。玉片:指菊花瓣。英英:形容花朵繁盛的样子。淡黄:浅黄色。独怜红萼:只喜欢这一朵红花的芬芳。同芳:一同芳香。枝头:树枝上。东风:春风。不敢:不敢快意地。枝头急:不急于在枝头上盛开。燕子:此处借指春燕。飞来:指春天到来。正长:正当春暖花开。 【译文】 菊花瓣儿晶莹如玉片,淡黄色的花瓣最鲜艳。我独爱这一朵朵红花
注释:水气蒸腾的草阁,山光渐渐落在楸枰上。不知此地谁为主,招得幽人有胜情。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题画三首》之一。诗人通过描绘草堂周围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清新自然,语言流畅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