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注释】 次蒲庵长老韵二首:指陆游的《再和韵答蒲庵长老》。蒲庵长老,即蒲庵禅师,名道行,号无住,南宋诗人。 矫首令人感慨深:抬头仰望,令人感慨万千。矫首,抬头。 浮云蔽日阁曾阴:浮云遮住太阳,遮蔽了楼阁的阳光。阁,楼阁。阴,遮蔽。 六时花散金银刹,千里尘飞剑戟林:佛教称佛寺为“金刹”,这里借指寺庙;佛教徒称僧徒为“银刹”,这里指寺院。六时,一天的时间,泛指整天。花,比喻人或物。 经罢看山长独坐
【注释】 阚:古地名,这里借指阚姓的相。 霏霏:细雨纷纷落下的样子。 僧扉:僧人的屋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小诗。首句“春山花发雨霏霏”写春山花发时细雨纷纷,景色宜人;第二句“花雨曾沾阚相衣”则化用《晋书·王珣传》中的故事,说春雨过后王公贵族们纷纷来拜访王琨,王琨却因身体不适而谢绝了他们的来访,他们见状只好脱下外衣替王琨挡风遮雨,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描绘表现了一个闲散高迈、超然物外的形象
注释:我打算在沧江边摆开鱼竿,含沙拍塞的水流可以让我心寒。这中间端是谁家的孩子?坐在秋水中孤舟上感到安宁。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沧江”指的是宽阔的长江,“钓竿”则是渔人用来钓鱼的工具。诗人想要在沧江边摆开鱼竿,感受那含沙拍塞的水流带来的心寒之感。这里的“含沙拍塞”是形容水流的声音,给人一种深沉而有力的感觉。 诗人转向了对那“此中端是谁家子”的描述
【注释】 天镜亭:在江西庐山白鹿洞旁,有“庐山第一胜境”。天镜:形容亭中的景色如镜子般明净。 亭:指天镜亭。 危坐月轮孤:指诗人独自坐在亭中,面对皎洁的月光,显得格外孤独寂寞。 西游贺监湖:贺监即贺知章,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任洪州司马。他曾多次游览庐山,留下了许多诗篇。此处指诗人在天镜亭中,想起了贺知章曾在西湖游览的情景。 何必西游贺监湖:诗人反问自己,既然已经来到天镜亭
【注释】 大儿子在田头,车子还没停;小儿子牵了牛回来了。 茅草房的正门对着美丽的自然山水;种了很多秫(shú,高粱)多用来酿酒的材料。(这里的“秫”是高粱的别称,用高粱来酿酒是一种古老的风俗。)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居生活的田园诗。首句写家中有车马,次句写家人已归来,三、四句写屋前有山水,后院多秫,都是诗人自己亲手栽种的,表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闲适。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清新优美
注释:群山之中,有如玉石般洁白的鸟儿在水中飞翔。松树、杉树和草堂的树木相互掩映,显得十分悠闲。仆人打扫庭院的道路,不是因为有客人到来,而是他喜欢从容地走出屋外看山。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山林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山林中的景物进行描绘,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感情
网页时间是:2023-08-04 乌斯道,字继善,浙江慈溪人。明朝初年文人,给泽上人的诗作《澹然斋诗为泽上人赋》是元末明初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太白归来万事慵,帘垂云影石房空。虚名远付飞鸿外,胜地冥观落照中。浮蚁杯从何处绿,来禽花自及春红。军持独有曹溪水,千载馀甘与蜜同} {《澹然斋诗为泽上人赋》是乌斯道于元末明初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城南 城南风景旧时闻,近日长来倚夕曛。 断碣有诗王相国,古祠无主董征君。 野桥一望皆春水,老树千年独暮云。 咄咄与谁论往事,白头村叟自耕耘。 注释: (1)城南:指城东面,即洛阳东郊一带,因唐代诗人王维曾作《酬张少府》诗中有“南浦凄凄别,东山隐隐迎”之句,所以此处称“城南”。 (2)旧时闻:昔日曾经听到或见过。 (3)倚夕曛:靠在夕阳的余晖下(夕曛,即傍晚的阳光)。 (4)断碣:残破的石碑
诗句解析: 1. "五十馀年物外身,一官谁料负清贫。" - 注释: 形容自己已过了大半辈子,脱离了尘世的纷扰,过着一种超脱的生活,而一个官职却让自己背负着贫穷的压力。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自我评价和反思,透露出他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处之以及对清贫生活的满足。 2. "受金遭谤空惭我,全璧归来有几人。" - 注释: 虽然受到金钱的诱惑和诽谤的困扰
次蒲庵长老韵二首 其一 一刖老禅三载馀,每怀溪上笑谈初。 春山细雨沾乌帽,晴日闲华堕碧疏。 九日登高曾有约,二王小楷未能书。 至今不到天香室,深愧埃尘少涤除。 注释: - 一刖老禅三载馀:指的是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在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长短。 - 每怀溪上笑谈初:每当想起过去在溪边与朋友们欢笑谈笑的场景。 - 春山细雨沾乌帽:描述春天的细雨轻轻洒落在乌黑的帽子上的情景。 - 晴日闲华堕碧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