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力农三诗其三 日出事输作,先日听新令。 黾勉田野中,奈此草莱盛。 锄垦知土脉,耕牧识牛性。 夕归还读书,聊以俟天命。 【注释】 1. 力农:指从事农耕劳动的人。力农三诗,是杜甫创作的一组诗,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2. 事:农活,如耕种、插秧等。 3. 输作:指送人或上交官府。 4. 新令:新的法令、政策。 5. 黾勉(mǐn mǐn):努力不懈的样子。 6. 草莱:野草和荒地,泛指农田
徐梅涧先生授予我琴,让我写曲调之意,并赋诗九章。修禊 其一 春风播良时,品汇齐化钧。 崇山鸣众羽,清流跃纤鳞。 咏觞托修禊,俯仰怀昔人。 寂焉千载事,伤哉百年身。 令德苟不著,修短何足云。 注释: 1. 徐梅涧先生:名不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老师。授余琴:赠予我琴。 2. 修禊:古代的一种祭祀,祈求水神保佑平安。 3. 春风播良时:指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好时机。 4. 品汇齐化钧
徐梅涧先生授予我古琴,让我写曲调的意思。我创作了《修禊》的第三篇,名为《碧桃》。 琳宫闭白日,瑶台连青冥。 云旗自飘扬,阴风自泠泠。 鸾鹤隐无影,佩环静无声。 高崖碧桃花,澹然献春荣。 惟待王子晋,繁荫坐吹笙。 注释:琳宫——美玉制成的宫殿,指仙境。 瑶台——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仙境。 飘——飞扬。 泠——冷清。 窅(yǎo)——深邃,不见踪影。 佩环——古人身上佩戴的环形装饰物,这里借指佩环声
《中秋迟云林先生不至越五日见访有感其二》的诗意如下: 美人涉江水,将以采芳草。空筐非所思,踟蹰向周道。岂无江上花,容华戾中抱。白露秋已零,其能弃衰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江边漫步,寻找采摘芬芳的野草,但最终却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放弃了这个打算。 关键词解释及赏析: - 美人涉江水:这里的“美人”指的是那位美丽的女子,她正在江边漫步,寻找采摘芬芳的野草
注释: 道上轻埃随行马,山中孤洁如神仙。 多情的是那清冷的水,照见梅花冰霜之容,犹如去年一般。 译文: 路上的轻尘随风飘落,就像被锦绣的鞍鞯裹挟着前进,山路间,梅花依旧那么洁净无瑕,宛如神仙般的存在。 最是多情的莫过于这清澈见底的溪流,它映出梅花如同去年一般冰清玉洁的容颜。 赏析: 这首诗主要赞美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以及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首句“道上轻埃逐锦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力农三诗 其一 家贫无土田,未尝操耒耜。 父母令读书,但事秉笔耳。 今当为老农,何堪即任此。 学之良不难,所恨吾老矣。 注释: - 力农三诗:指《力垦杂咏》系列诗中的前三首,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 家贫无土田:家境贫寒,没有土地可以耕种。 - 未尝操耒耜:未曾亲手使用过犁锄等农具。 - 父母令读书:父母希望我读书识字。 - 但事秉笔耳:只是忙于写作而已。 - 今当为老农
【注释】 黎明驱牛出,日暮荷锄归。——早起晚归,辛勤劳作不停歇。 土荒三十载,往返无旧蹊。——三十年来,土地荒芜,没有熟悉的小路可走。 荆棘刺两胫,草根固深泥。——荆棘丛生,脚底扎伤,草根牢牢地粘在泥土里。 不辞筋力倦,但恐官事违。——虽然疲惫不堪,却担心因公事耽误了回家。 【赏析】 《力农三诗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这组七言绝句共三首。第一首写清晨起床,天刚刚亮就出门去干活
诗句输出:笑颜如玉为谁开,绿发仙人倚石台。 译文输出: 昨夜的雪使得整个天空清澈透明,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明月也仿佛被这美景所吸引,它徘徊在天空和地面之间,不愿意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诗中的月亮,不仅是夜晚的光源,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雪天则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
繁花枝上蝶成堆,尽日春风解不开。正把贞心倾晓月,角声休度石溪来。 此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赏与颂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注】吴季章:人名。 东湖处处好风景,一处应为一月留。 九垄高寒宜结夏,二灵空阔好吟秋。 花香度水来禅榻,山色随云落钓舟。 笔底梅花清兴动,总将风月换罗浮。 注释:东湖处处好风景,一处应为一月留。 “九垄”指湖边高地上的田垅,“二灵”指的是湖中的两股清流。“香”指花香,“禅榻”泛指供人休息的小亭子或草堂之类的地方。“山色”指山上的景色,“钓舟”泛指小船。“罗浮”即罗浮山,在广东省博罗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