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诗句:最爱倪家水竹居,地偏人静石窗疏。 译文:我最喜爱倪家水竹林的住所,它坐落在偏僻的地方,四周静谧,窗户设计独特而又精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水竹居所画面。诗人通过对水竹居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喧嚣、宁静致远生活方式的向往。"最爱倪家水竹居"一句,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诗中的主角,让读者能够立即想象出一处清幽雅致的生活空间。接下来的句子"地偏人静石窗疏"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印象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一开头,诗人便用“小舟”二字,点出送别的情景,接着以“八十里”写出远道,“不意好山如此深”,既写出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有赞美之情。“溪水寻常没行路,地气容易生夕阴”两句,写山中景色之幽美,暗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安得比邻有闲屋”,是说朋友在山中没有地方住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希望友人能够到自己家中暂住的愿望。最后两句
【解析】 此诗为题壁之作,是诗人在太松场上俞少府家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前四句写俞少府归隐的情景。首二句“处处妖氛涨碧天,抱琴归去卧林泉”,写俞少府归隐后与世无争,过着清幽闲适的生活。“妖氛”、“涨碧天”是诗人想象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也寄托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三四句“词人未献河清颂,国赋犹尊海玉篇。”是说:词人没有献上河清颂,但国赋仍受尊崇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白云飘荡于峰顶,焦土飞扬于山巅。 青林渡口苔藓生,绿意盎然。 寒涧流水声潺潺,半掩的门户透出清幽。 禅床静置不移动,长客如云来去。 晴风拂过野马过檐,细雨滋润牵牛花盛开。 其他人正从官道上经过,尘土飞扬,步履匆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白云峰顶飞焦土,青林渡头多绿苔”,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峰顶和渡口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注释】 松斋:指梅花。松,这里用作梅花的代称,斋,指书房、居室。 玉纤纤:用来形容女子手指细嫩。 瘦影:指墨梅枝干。翠帘:绿色丝质窗帘。 越女:指古代传说中越国的女子。 黔:贵州,这里指贵州一带出产的茶。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是一幅墨梅图。诗人以梅为题,借咏梅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第一句“松斋不写玉纤纤”,意为书房里不画玉手纤细的美人,而是画上一幅梅花图
刘羽庭太守携酒访余北郊赠诗答之 萧萧五马出林郊,窄窄幽栖在草茅。 康乐有诗曾梦草,少陵无酒继行庖。 倚栏天接清江表,俯几云飞绿树梢。 岂料高情千载上,竟忘身与布衣交。 注释: 萧萧:形容马匹嘶叫的声音。 五马:指古代官员乘坐的马车,五马并行,象征地位高官。 窄窄:形容道路狭窄,只能容下一辆车通过。 幽栖:隐逸的生活。 康乐: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少陵:指南朝梁诗人沈约。因沈约号“小山”
送王元鲁归吴 王郎作掾归东吴,才名已与功名俱。 道上争看白鸲鹆,海中暗长青珊瑚。 西湖竹枝正好听,北海柳瘿安可无。 若见林逋为传语,乌生不愧麻衣粗。 注释: 1. "王郎作掾归东吴":王郎即将作为掾(官员)回到东吴。这里“掾”指的是古代官职的一种,类似于现代的公务员或小职员。 2. "才名已与功名俱":王郎的才华和名声已经与他的功名相匹配。这里的“功名”指的是在仕途上的成功
注释: 九嵏山人不复作,一时佳话至今存。 瓦盆盛酒醉宾客,土穴贮书传子孙。 树暗昭陵青满席,泉通渭水碧当门。 几番欲往观陈迹,无奈秦关隔梦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李尚宾御史的诗,通过对李尚宾御史九嵏山房图的描述,表达了对李尚宾御史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九嵏山人不复作”,意味着李尚宾御史已经去世,他的才华不再被世人所知。然而,他的佳话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后世的宝贵财富。
月夜渡水访童有严镏子明及其子庸道月光皎洁荷塘净,两人相看却无言。我欲渡河寻幽静,兴致勃勃增几分。 童氏家风如清庙之瑟,刘家父子似玉壶之冰。 鹿鸣筵上歌声千年调,鱼得门前网罟半夜罾。 他日只愿诗满壁,此时何惜酒一觞。 注释: 月明荷净不相能:月光明亮,荷叶干净,但两人却无法交谈。不相能,意指无法沟通。 渡水寻幽兴倍增:渡过水面去寻求一种更幽静的环境,使得兴致更加高涨。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倍增
诗句释义与译文: 归来朋旧晓星疏,只过东村水竹居。 老气竟消双目暗,足音还冷一年馀。 绝怜风月寻常酒,宁问江山咫尺书。 况是送君天上去,柳边空为立踟蹰。 注释: - 归来朋旧晓星疏,只过东村水竹居 :指诗人回到故乡后,见到昔日的朋友,他们的生活似乎与世隔绝,显得更加宁静。“晓星”可能指的是晨曦初上的星星。“水竹居”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的生活环境。 - 老气竟消双目暗,足音还冷一年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