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嵏山人不复作,一时佳话至今存。
瓦盆盛酒醉宾客,土穴贮书传子孙。
树暗昭陵青满席,泉通渭水碧当门。
几番欲往观陈迹,无奈秦关隔梦魂。
注释:
九嵏山人不复作,一时佳话至今存。
瓦盆盛酒醉宾客,土穴贮书传子孙。
树暗昭陵青满席,泉通渭水碧当门。
几番欲往观陈迹,无奈秦关隔梦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李尚宾御史的诗,通过对李尚宾御史九嵏山房图的描述,表达了对李尚宾御史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九嵏山人不复作”,意味着李尚宾御史已经去世,他的才华不再被世人所知。然而,他的佳话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后世的宝贵财富。
第二句“瓦盆盛酒醉宾客”,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李尚宾御史用瓦盆盛酒招待宾客,展现了他的豪爽和热情。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李尚宾御史的魅力和风度。
第三句“土穴贮书传子孙”,则揭示了李尚宾御史的博学多才。他将书籍藏在土穴中,希望这些书籍能够代代相传,成为家族的宝贵财富。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后代的期望。
第四句“树暗昭陵青满席,泉通渭水碧如门”,则是对李尚宾御史所处环境的美好描绘。他所处的地方树木茂密,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的青草覆盖了整个庭院,泉水清澈见底,仿佛通往渭水的大门。这种景色让人感受到了李尚宾御史所生活之地的美好,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一联“几番欲往观陈迹,无奈秦关隔梦魂”则透露出作者对李尚宾御史的深深怀念之情。他曾多次想要去参观他的居所,但是因为秦关(指长安城西的潼关)的阻隔而无法实现,只能通过梦境来重温与李尚宾御史的交流。这种情感表达既真实又感人,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李尚宾御史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李尚宾御史九嵏山房图的描述,展示了他的才华、魅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己与李尚宾御史之间的感情纽带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