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见桐花发,归当芍药开。
路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
说法劳群听,承恩愧不才。
乍辞鳷鹊观,犹忆凤凰台。
首先给出这首诗:
京回次韵沈生
行见桐花发,归当芍药开。
路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
说法劳群听,承恩愧不才。
乍辞鳷鹊观,犹忆凤凰台。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诗句解释
“行见桐花发”:在行走中可以看到桐树的花朵开始盛开(行见,意为在路上看到或行走中遇到;桐花,指的是桐树的花)。
“归当芍药开”:我回家的时候,芍药也应该开放了(归,指回家;芍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观赏植物,以其美丽的花朵闻名)。
“路从天上去”:道路从天上伸展而来(从,意为从……地方出发);“天上去”,形容道路高耸入云。
“人自日边来”:人们自己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日边,指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暗指皇城或皇帝居住的地方;人自,意为人们自己)。
“说法劳群听”:我讲述佛法时需要让众人聆听(说法,指讲述佛法;劳,意为劳累、费心;群听,意为众多的人聆听);
“承恩愧不才”:承受恩惠感到惭愧(承恩,接受恩惠;愧不才,意为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感到惭愧)。
“乍辞鳷鹊观”:刚刚离开了鳷鹊观(乍,意为刚刚;鳷鹊观,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比喻,表示离开一个地方)
“犹忆凤凰台”:仍然怀念凤凰台(犹,意为仍然;凤凰台,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是一个象征,代表着某种美好的回忆或者象征意义)。
2. 译文
在行走中可以看到桐树开花,回家的时候,芍药也应该开放了。道路从天上伸展而来,人们自己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我讲述佛法时需要让众人聆听,承受恩惠感到惭愧。刚刚离开了鳷鹊观,仍然怀念凤凰台。
3. 赏析
《京回次韵沈生》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恩惠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