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荷净不相能,渡水寻幽兴倍增。
童氏情怀清庙瑟,刘家父子玉壶冰。
鹿鸣筵上千年调,鱼得门前半夜罾。
它日但留诗满壁,此时何惜酒如渑。
月夜渡水访童有严镏子明及其子庸道月光皎洁荷塘净,两人相看却无言。我欲渡河寻幽静,兴致勃勃增几分。
童氏家风如清庙之瑟,刘家父子似玉壶之冰。
鹿鸣筵上歌声千年调,鱼得门前网罟半夜罾。
他日只愿诗满壁,此时何惜酒一觞。
注释:
月明荷净不相能:月光明亮,荷叶干净,但两人却无法交谈。不相能,意指无法沟通。
渡水寻幽兴倍增:渡过水面去寻求一种更幽静的环境,使得兴致更加高涨。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倍增,增加、扩大。
童氏情怀清庙瑟,刘家父子玉壶冰:童家的家风如同古代祭祀用的清庙之瑟(音乐乐器),刘家的父子们则宛如玉壶中的冰块(形容清澈透明)。
鹿鸣筵上歌声千年调,鱼得门前网罟半夜罾:在宴会上,鹿鸣的声音回荡千年;而鱼得门前的渔网,则是半夜捕捉的。这里比喻宴会和捕鱼的场景。鹿鸣宴,古代的一种宴请礼仪,通常在庆祝丰收或举行大型庆典时举行,以表达对神明的敬仰。歌声千年调,表示歌声悠长、流传千古。鱼得门前网罟半夜罾,表示捕鱼的人在半夜仍然忙碌地捕捉着鱼儿。这里比喻了人们辛勤劳作的景象。
它日但留诗满壁,此时何惜酒如渑:将来的日子里,我将留下许多诗篇来装点墙壁;而此时此刻,又何需吝啬一杯美酒呢?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在时光的珍视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月夜渡水访友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情景,抒发了自己对于友情和生活的态度。诗中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友情的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